中山14村小产权房?中山苑“通水记”

建于1998年的中山苑小区,有4幢高层共计546户居民。由于建成年代久远,小区的供水设备早已老化,自来水水压不稳定、水质浑浊等问题让小区居民备受困扰很久。2012年起,市人大代表多次就中山苑小区用水情况提交议案,希望开展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工作。

这是一项既系统又繁琐的工程。中山苑联动相关部门、小区居民、物业、业委会等群策群力推进,针对小区的不同状况,居民的不同诉求,街道社区、业委会、物业单位等合力做好群众工作,城管、住建、水务则合力解决技术难题。在各方通力协调下,这个交付时间超过22年的小区克服各种困难,于今年上半年正式启动改造,目前已陆续通水。

多方呼吁,推动全市“二次供水改造”

陆镜伟是在2000年初搬进小区的,但几年后他发现,家里的自来水有杂质。“混有泥沙和铁锈等一类的东西,有点脏。”

问题归结于供水系统。“小区实际上是‘三次供水’,第一次供水到负一楼水泵房里的水箱,通过水泵加压到达每楼的屋顶水箱,再输送到各家各户。这就有个弊病,两个水箱是混凝土浇筑,管道也都是铸铁管,时间一长,水泵、管道内壁生锈,输送的水质就变浑浊了。”

老百姓呼声强烈。2012年,有居民到街道的代表联络站,把意见反映给杭州市人大代表李国平。他上门查看了小区的水问题,并且连续四年向人大写了议案。不过收到的回复是:根据物权法相关规定,二次供水设施属于居民小区或居民楼的公共设施,其维修、更换责任应由产权人也就是居民承担。放在像中山苑这样的老旧小区,集资难成为横亘在改造面前的一大“拦路虎”。

转机出现在2017年。当时杭州市城管局相关领导关注到人大代表的建议,到中山苑实地查看,不仅拿水做了检测,还当场立下“军令状”:只要有改造的机会,一定要把中山苑的供水问题解决好!

“老旧小区的供水问题,在中山苑被集中暴露出来。实际上,这也推动了杭州市实施二次供水改造的进度和决心。”杭州市城市水设施和河道保护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2018年5月,杭州市出台《关于主城区高层住宅二次供水的设施改造与管理实施意见》,明确改造资金90%由政府进行补助,10%由本小区业主承担。

一场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目标的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工作,正式启动。

多方合力,共建共管实现共享

随着实施意见的出台,正当大家觉得迎来曙光时,一份调查结果又把中山苑的居民拉回到沮丧——2018年,清波街道到中山苑进行第一轮民意调查后,只有40%的居民同意签署“四问四权”。根据《实施意见》,小区要进行二次供水改造,原则上需要居民100%通过才行。

“很多居民在观望,实际上是他们不了解这个事情。”上城区治水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四问四权”是指问情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绩于民,这就需要深入基层,让群众知道政府要干什么,问问他们有什么想法,让群众的事群众办、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

怎么办?中山苑成立了二次供水设施改造专班,将市水务集团、区城管局、街道、社区、业委会、物业等单位聚拢起来。其中,小区社工、物业人员、业委会成员、楼道长等,主动承担了民意调查的工作。陆镜伟是小区的业委会副主任,“我们挨家挨户上门,和居民面对面解释二次供水工作,并说明改造利好。”

为了消除居民疑虑,社区还主动为业委会、物业、居民代表搭建平台,多次联系城管局、水务集团、施工设计单位专家到中山苑召开专题会议,帮助答疑。在一次次交流、沟通中,越来越多的业主表示了理解和支持。最终,中山苑完成“四问四权”民意调查,顺利列入上城区2020年二次供水改造计划。

项目推进了一大步,但专家又提出了新难题。“和其他老旧小区不同,中山苑情况复杂,最多的一层有14户居民,管网复杂,作业面窄小施工难度大,改造难度系数比较高。”上城区治水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小区的客观情况,水务集团多次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会诊、分析,给中山苑量身定制了一套既符合二供改造的整体要求、又满足居民生活要求的解决方案。

眼下,二次供水设施改造使小区管网焕然一新:水泵房的生活水箱内衬不锈钢板,管道、阀门、泵组全部更换;住户用水直接由泵房供给,加压供水区分为高、低压2个供水区域;同时,安装智能远传水表和自控安防系统,实施自来水管入户改造,实现“一户一表”。

本文地址:http://www.xcqxcq.com/cunwei/116835.html

相关推荐

联系电话
微信咨询
手机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