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老围村小产权房,有的种菜养鸡,也有“活化”典型

而这一方面,和早些年的重视不足相关;另一方面,也暴露了许多历史建筑面临无人管的尴尬境地。如何在深圳这样一座快速发展的城市中,留下城市记忆、保护好历史建筑,这是值得长期探讨的话题。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客家围屋在活化上做成了典型,成为值得参照学习的样本。例如位于龙岗区龙岗街道南联社区罗瑞合村的鹤湖新居,以及位于坪山区大万路33号坪坏社区西南的大万世居。

A龙华马坜村

村内多数老屋墙壁倒塌挂有“必须戴安全帽”标识

12月10日,南都记者来到位于龙华区观湖街道的马坜村,发现村内多数客家老屋较为破败,墙壁倒塌,几乎没有人在此居住,有些老屋门前挂上“必须戴安全帽”标识。据悉,马坜村老围占地面积为2178.54平米方,修建于清代晚期,该围屋布局合理、结构紧凑,虽规模较小,但功能设施齐全。

社区内知情人士告诉记者,马坜村存在许多客家老屋,但目前大多房屋准备实施旧改拆迁,近几年随着房子逐渐老旧,要求在内居住的人都搬出来。“旧改方案一直在协商,目前还未定下准确的时间,之前有想过集体保护起来,但似乎村民大多不太同意,更愿意选择拆迁的方式得到补贴。”

随后,观湖街道观城社区相关负责人也表示,马坜村确实在准备实施旧改的项目,对一些破损严重的房屋进行拆迁,但是马坜村老围很早之前已经被围起来进行保护,不会被随意拆迁和毁坏。观湖街道文化体育中心工作人员表示,马坜村老围早在宝安区时就被认定为区里一级保护文物单位,因此一直都是文物保护单位。“马坜村老围正准备启动五年修缮保护计划,计划花费1000多万元对其进行整修,目前在寻找有资质的单位进行负责。”观湖街道办回应对马坜村老围的修缮,表示已经聘请专业机构进行实地勘察和制定修缮保护计划,另外未来也将计划对松元厦祠堂附近的古建筑群进行保护。

据了解,马坜村老围后期有多次维修,但整体保存一般,原始面貌尚存,其中围墙有部分开裂,角楼坍塌2座,民居坍塌1栋,围屋部分坍塌,围门楼坍塌,围内家塾保存较好。目前,马坜村老围主楼部分暂未住人,附楼部分仍有外来务工人员在内居住,观湖街道文化体育中心表示,在启动房屋修缮计划后,马坜村老围将全面清空入住人员。

针对此情况,龙华区委宣传部回应,对马坜村老围不仅将加强其日常管理维护及周边环境的保护,以保持现有面貌不再受到改变或破坏,还将择机对其进行维修,并努力申请为区级文物保护点。

除了马坜村老围以外,记者还从龙华区委宣传部了解到,目前龙华还有一处围屋群——贵湖塘老围,该围屋在2005年被公布为龙华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达到10000平方米,修建于清代,围内前部为禾坪,中、后部为祠堂及40多间居民房屋建筑。贵湖塘老围目前整体保存较好,原始风貌清晰,历经百余年,围内建筑多显破旧,围内房屋多租给外来人员使用,电线私拉乱接,卫生环境较差。据介绍,该围对研究深圳地区的建筑技术史是一难得的实物参考材料,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目前,龙华区对该围正加强其日常管理维护及周边环境的保护。

B龙岗围屋群

围屋群成“废品回收站”大型城中村旧改难度大

消防安全隐患大

龙岗街道南联社区巫屋村,有着一个典型的客家围“秀挹辰恒”。据深圳媒体报道,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到2015年,巫屋村一直是外来流动人口的聚集地,房租最高不超过200元,最少几十元,所以不少人愿意一直待在这里。而这些租户多半没有固定工作,多以捡拾废品为生。于是,原本狭窄的过道一半被废品占据,还有一半零散堆放一些生活用具,多是些可燃易燃物品,加之租户们私拉电线、盗电现象普遍,很容易发生火灾。

而同样的问题在简二老围村也如出一辙,整治前的简二老围村,租户几乎全是拾荒者,他们除了将废品堆在过道里,房间里面也都是废品,俨然一个“废品回收站”,安全隐患也让人头疼。

为了杜绝安全隐患,龙岗街道办、南联社区及老屋所在居民小组专门出台针对简二老围村的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方案,巫屋老屋村也参照这个方案执行。整治的关键在于:劝离现有的承租人,房东也不再将房屋出租。当老屋村的租户清空,便砌起围墙,彻底将老屋村封闭起来,等待新生。

据简二老围村村民介绍,在2012年之后,简二老围村已经没有再出租了,通往老屋的两道门一直都锁着。而巫屋村于2015年全部清空,由于历史悠久的“巫氏宗祠”,被列为龙岗区不可移动文物,更是处在保护的状态。据悉,业主们的租金损失通过街道、开发商协调补偿,村民们期待城市更新后的老屋。

除了被当成“废品回收站”的围屋群,还有不少围屋群已成为外来务工人员的主要居所,例如位于平湖街道平湖社区大围古村,当地居民称之为“大围老屋村”。

环境的脏乱差、火灾隐患严重、地势低洼易内涝、房屋老旧易坍塌、治安形势的严峻……老屋村成了城市管理的老大难问题,每到台风天或者汛期,政府三防办的工作人员都很头疼,得连夜转移租户或者流浪人员。

老屋村统租模式提升环境品质

为消除安全隐患、大力提升老屋村及其周边的人居环境品质,2017年,龙岗区宝龙街道创新“货币补贴围合管理”的工作思路,就老屋村综合整治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具体方案为,街道、社区两级联动,与业主、租户、开发商等多方协商,对老屋村采取统一腾空措施。2017年,经过社区班子与房屋业主充分协商,业主都同意实行老屋村统租模式,按照周边房租市场指导价(瓦房13元/平方米,水泥房15元/平方米)的标准,与社区签订统租房屋协议书。

目前整治阶段支付给业主的租金从何而来?社区表示,根据统租老屋村年租金总额,社区工作站与城市更新项目开发商签订协议,每月需支付租金56900元,由开发商以银行转账的方式半年支付一次租金给业主。同时,签订的租金支付协议书上报给街道土地整备中心备案。

C大鹏新区客家围屋

不可移动文物里有的被种菜养鸡出租

而在大鹏新区,同样有客家围屋,总数不多,主要集中在葵涌办事处和大鹏办事处,其中王母围、福田世居、长安世居、三溪黄氏围屋被列为不可移动文物。

12月10日,南都记者实地走访发现,建于清代、建筑占地面积为2520平方米的福田世居,目前建筑外墙墙面存在脱落狂,露出土黄色的泥墙,打开锈迹斑斑的铁皮门,看到年久失修的祠堂,里面的雕梁画栋已经脱漆的雕梁,世居内部分濒危和改建,月池已被填。祠堂门口的两条小巷的墙体有些倾斜,部分墙体已经出现裂缝。围屋中大多数房子依然有人居住,负责巡查的社区工作人员说,围屋房子属于私人所有,很多用来出租。

和福田世居一样,被当作出租屋的还有王母围,该围最早始建于明代,是明初大鹏所城三处军屯之一,占地面积约5300平方米,2012年1月13日被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政府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现古建筑中局部墙体有裂缝,部分为改建新楼房,多作为出租屋使用。

随后,记者还前往了长安世居,据了解,宗祠部分有按原样翻新,部分房屋坍塌后无修复。记者走访时发现,长安世居除了墙体出现裂痕外,已有部分墙体出现倾斜现象,看上去随时可能要倒,只是简单的用木架支撑。房顶的瓦片年久失修,有的已经被租户用铁皮盖住。狭小的巷子中被租户所占满,墙角租户还在煮饭,二楼的小平台被种满了各种蔬菜,笼子里的家禽也格外吸睛。

最后,记者走访了三溪黄氏围屋,占地面积有6759平方米,目前除宗祠有翻新修缮外其余多处濒危或坍塌。据村民介绍,黄氏围屋前的月池几年前修缮过,有不少村民在禾坪上休闲,相对于福田世居和长安世居而言,黄氏围屋整体保存情况相对完整,但墙体开裂等问题依旧存在。在三溪黄氏围屋处,居住多年的居民带着记者参观了自家房内情况,内屋的墙体已经凸起,还有部分墙面已经脱落,“虽然房子外边看着还算可以,屋子内非常破,这些都墙啊都凸起来了,有的人家墙都裂了。”随后记者跟着该名居民在附近转了转,发现围屋还有不少人在居住。“这里基本上都不是本地人,大多数都是租给了外来打工的人,本地的早就搬走了。”

除了现状令人担忧以外,也能看到区里对于安全隐患问题有一定重视。2017年,针对葵涌福田世居安全隐患问题,大鹏新区文管办专门对其进行临时支撑工作,主要对该围屋内濒危梁架、檩条等予以支撑,同时对脱落和松动的瓦头采取拉网遮挡措施,暂时排除安全隐患。

D坪山廻龙世居

高速公路要从门前过月池划归国有被“砍一半”

破败现状和文物保护不分级有很大关系

位于坪山区坑梓街道金沙社区的廻龙世居,根据资料显示,朝向南偏西35度,由黄耀青建立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面宽48米,进深32米,占地面积为1880平方米,是一座典型的清代客家四角楼围屋。日前记者来到廻龙世居实地考察发现,门外看起来外观保存完整的客家围屋,在走进室内后多处呈现破败不堪的状态。据了解,该围屋由黄氏八世祖所建。世代相传后,目前产权共属于25户人家,村民黄可洪正是其中之一,他说这里已经陆续有十几年没有住人了。

黄可洪表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破败景象和文物保护不分级有很大关系,“2012年廻龙世居被评定为不可移动文物,直到现在还没有进行分级。因为如果只是不可移动文物是无法界定保护范围的,这也是这些文物受损的原因。”

黄可洪称,廻龙世居是坪山区新横村现存最大的一座客家围屋。而目前围屋破败不堪之余,外环高速的进一步动工让他们更加担忧祖屋将受损。黄可洪提供了一份其从金沙社区资料室复印的深圳市横坪公路坑梓段(金沙新横村)转地协议范围图显示,廻龙世居门前的聚龙路被深圳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坑梓所征收,而签名者是新横村委黄××,“他是时任龙岗区坑梓镇金沙村新横经济合作社负责人,但这份协议上,廻龙世居的月池也被划分了进去。”

专家意见书建议保持世居完整性

南都记者在现场看到,所谓月池指的是客家围屋门前的一个半月形池塘。黄可洪出示了一份有专家签名的咨询意见书,其中显示,2014年8月7日,坪山区公共事业局主持召开了廻龙世居文物保护专家咨询会,会议邀请了3位文物专家组成专家组,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坪山区发展和财政局、坑梓办事处、金沙社区等单位代表参加。在该会议上,文物专家形成了关于廻龙世居的文物保护意见,其中认为月池属于廻龙世居文物本体的部分,不可分割,应保持其完整性,在充分保障月池完整性的前提下,对现有聚龙路设计方案进一步优化。

2017年5月,外环高速在聚龙路段开工,因村民表达异议而暂时停工。同年7月,坪山区文体旅游局召集施工方、外环高速交管部门、土地监察大队等多个部门在现场开会,暂停该段工程。黄可洪称,随后施工方再次出具的优化方案,实际上还是没有避开月池,跨越月池从最初的填土方案,变成了高架桥方案。根据现有的施工图示,横跨月池似乎成为了不可避免的做法。而南都记者在11月23日现场调查时也看到,廻龙世居周边仍在填土施工。

而根据更改后的高架桥方案,黄可洪认为除了跨过月池外,桥墩恰好位于世居旗杆石的位置,从文物整体性的角度,同样应该被保护。但施工方却表示,跨越月池的部分属于转地协议范围内,对此黄可洪无法认同。“既然文物专家也认定了月池属于廻龙世居的一部分,那月池的转让就必须经由所有的业主签名,而不是一个经济合作社负责人可以决定的。”

除了质疑为什么门前修高速公路,作为业主自己却不知情,黄可洪说,他更疑惑的是,这套不可移动文物如果所属权在国家,那为什么十几年没有人来修缮,导致这座客家围屋破败成危房?

E活化典型:鹤湖新居、大万世居

实际上,除了一些缺乏重视、损毁严重的案例,实际上也有一些成功的活化典型,例如位于龙岗区龙岗街道南联社区罗瑞合村的鹤湖新居,以及位于坪山区大万路33号坪坏社区西南的大万世居。

其中,鹤湖新居建成于清嘉庆二十二年,距今已200多年历史。南都记者了解到,鹤湖新居已被改造成集客家民居建筑、民俗风情、文物收藏及研究为一体的综合型文物保护单位和旅游景点。目前馆内有“龙岗客家历史与民俗文化”基本陈列,有4个临时展厅,每年举办不少于5个与客家相关的临时展览,着力彰显龙岗丰富的历史文脉和文化资源,已成为龙岗乃至深圳“学民俗、看民俗、体验民俗”的重要场所。

大万世居则是全国最大的方形客家围之一,是展现客家文化的生动的活化石。未来发展规划:大万世居设施完善后,初步实现活化利用,引进专业的运营团队进行管理。下一步将规划提升周边环境和配套设施,将大万世居打造成品牌特色文化旅游景区。

本文地址:http://www.xcqxcq.com/fengshui/106977.html

相关推荐

联系电话
微信咨询
手机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