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珠江新城最后的城中村冼村也要加入这支歌仔了。
3月22日,第三届广州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城市更新专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全票通过了《冼村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显示,冼村改造范围总建筑面积保持107.7万平方米不变,但将放宽限高和密度;同时,扩大公共服务设施规模,调整后规划中的商务办公:居住:公服设施的建筑量比例为33:69:5,冼村小学由原来的18个班至30个班。
由此可见,冼村改造已经在高速道飞驰,很快,这里将崛起现代与传统融汇于一体、匹配整个CBD全面发展的新区域。
扩容
人口增加到2.2万人公服设施增设20处
此次调整后规划显示,冼村改造范围计容总建筑面积107.7万平方米,容积率6.99,与原控规一致。回迁区计容总建筑量为6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42.5万平方米,公服2.5万平方米,商业与公寓17万平方米。融资区建筑面积45.7万平方米,均为商业或商务功能。
相比原方案,复建与融资区共26.65万平方米公寓与商业商务建筑转为了住宅,融资区2.93万平方米商业办公建筑转为公服与市政设施。
规划调整后,居住人口从原控规的1.6万人增加到2.2万人,冼村复建区建筑有多栋回迁住宅、集体物业、公建配套等,能够保障改造范围内合法产权面积百分百原址回迁。
按新增居住建筑量11%的比例配套公服设施,改造范围内将配套公服设施40处,共5.43万平方米建筑量;较原更新改造方案新增20处共2.93万平方米公服设施。
具体包括增加9班幼儿园、社区居委会、社区卫生站、肉菜市场、公共厕所、托老所等。
冼村小学也从原来的18班扩大到30班,扩建后的小学用地从8961平方米增加到13965平方米。规划还增加110千伏变电站解决区域供电问题,同时增加一个垃圾压缩站。
升级
打造“冼村绿廊”融入CBD整体环境
为了冼村地块更好地与珠江新城的城市风貌相融合、相协调,规划适当放宽了融资区的建筑高度,形成冼村改造范围内100米~300米错落有致的建筑序列,同时适当放宽建筑密度,释放更多的集中公共空间。
未来西侧融资商务办公区立面采用简约现代的公共建筑风格,与花城广场中轴的办公楼形象互相交融;东侧居住附件区则以简洁明快的体量分割与周边相容的颜色搭配,使外观具有现代感且与周边和谐共荣。
经优化后的规划方案,一方面提升冼村村貌,另一方面在城市天际线、建筑风貌、建筑高度、公共空间格局等各方面均与珠江新城整体形象相匹配,可融入并助力城市门户地区城市风貌的进一步完善与提升。
据悉,冼村地块改造将融入天河中央商务区整体提升行动计划,完善珠江新城公共空间体系,打造“冼村绿廊”,联系“花城水镜”、“兴盛绿街”、“猎德水岸”、“中轴互通计划”四大景观提升行动计划,营造珠江新城“绿廊环”,作为近期CBD建设提升亮点之一。
现代
立体慢行系统和空中花园
规划半下沉中央绿地广场
此次会议上,有委员建议冼村改造后续关注周边交通问题,通过微循环、互联互通的方式,将区域内路网优化与珠江新城交通改善结合起来。
交通方面,本次规划在冼村范围内的西北侧与南侧新增两条非定位道路,以进一步优化区域交通组织;另外,加快地铁13、18号线换乘站冼村站,以及西北侧规划立交桥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便交通通行。
此外,地块内部设置地下车行环道,进一步提升规划范围内车行效率,同时整合连通地下停车场,实现停车共享,总共规划8838个停车位。
公共空间方面,采用立体的公共开敞空间建设,在高密度、高强度开发建设下,尽可能提升社区内绿地绿化、休闲活动、人流集散空间比例,提升社区宜居品质。
具体包括:立体慢行系统,高层塔楼之间的空中花园,半下沉中央绿地广场,人文社区中心。其中,建设连通融资区的绿色屋顶空中平台,跨道路联系地铁站点、商业裙楼与半下沉广场,引导人流从地铁站走入地块内部,提升活力,带动产业,并未周边人群提供更多的绿地休闲空间。
传统
祠堂与大庙等整体迁移到地块中央
形成社区广场承载祭祖等传统活动
本文地址:http://www.xcqxcq.com/fengshui/117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