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银大道小产权房,唤醒“沉睡”的资产“多快好省”促转型

泽州县通过农村“三块地”改革,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图为多家公司与泽州县签约。

大阳镇通过农地入市,旅游业蒸蒸日上。

巴公镇通过农地入市,致力打造现代装备制造小镇。

南义城加气站办理不动产第一宗地。

盛夏八月,百花争艳,佳木繁荫,踏访泽州——全国农村“三块地”改革试点县之一,处处洋溢着景美业兴人旺的喜人景象——

土地入市后的大阳古镇火了!夜幕降临,登临古镇的天柱塔,俯瞰灯光璀璨之美,明清古建几何之美,铁花绽放的梦幻之美,令八方游客流连忘返。

丹河岸畔的“田园综合体”也火了!少长咸集,群英荟萃,航模赛、消夏晚会、亲子采摘、环镇徒步游等次第上演,“到处野芳红胜锦,满川新涨碧于银”。

南村镇的绿色智能铸造工业园更是红红火火!当地通过将6个村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调整租赁入市后,园区一、二期工程已入驻了28家低碳排放、提档升级的铸造企业,三期建设正在进行,在构建新体制、发展新模式、打造新优势上走在了全省前列。

人们不禁要问,泽州县是如何通过顶层设计,破解了土地制约,开辟了金融活水,闯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新路?

勇当“尖兵”激活“沉睡”资产

泽州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北依上党,南瞰中原,东眺冀鲁,西望长安,史称“河东屏翰、冀南雄镇”。泽州境内煤铁资源丰富,春秋淬成阳阿剑,九州针都四海扬。新中国成立70年来,泽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全县“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小煤矿、小铸造、小冶炼、小化工、小机械厂“五小工业”迅猛发展,名扬全省。

但近年来,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和环保“门槛”的提高,大量农村劳动力向“三产”和城镇转移,“五小”企业或停产或被取缔,人去楼空,蒿草丛生。在实施新一轮的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战略中,泽州县优化空间布局,提出了打造“两带四板块”(长河经济带、丹河经济带和金村、巴公、南村、南部山区四大经济板块)的发展思路。但如何才能激活“沉睡”的土地,为全县“两带四板块”与“四化”同步发展增添活力?

泽州作为全国33个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县之一,自2015年以来,先后开展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土地征收和宅基地管理制度三项改革试点工作,以先行先试的勇气和改革创新的实践,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上进行了有益尝试,在实践中总结形成泽州土改“十大”经验,即入市主体“双轨”化、入市方位全面化、用地权能统一化、各方利益兼顾化、中心村人口集聚化、界定征地范围清单化、征地标准差别化、征地补偿方式多元化、宅基地盘活利用多样化、各项改革事项联动化。

不甘人后、勇争第一的泽州人,蹄疾步稳,奋发有为——

深入调研,摸清家底。泽州全县共有4万亩存量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其中,1.1万亩具备入市条件;闲置凋敝宅基地共有4924.4亩,其中,2954.64亩可复垦为耕地,1575.81亩可复垦为林地,393.95亩可通过整治用作旅游用地。

2015年12月1日,是泽州县划时代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金村镇金村村23.5亩工业用地,以租赁20年、年租金11.75万元的标的,与晋城市科沃商贸有限公司成功交易。这一重锤,不仅打破了“集体建设用地不能流转”的痼疾,而且实现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权同价、同等入市。

泽州县严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扎实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权同价、同等入市,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力争实现农地入市的途径、方式、用途“三个全覆盖”。

围绕农地入市,构建了1个总体、9个配套、3个保障制度。截至目前,累计完成农地入市85宗。围绕土地征收,编制了2个目录、8个配套制度。在土地征收上,确定了6个等级区片地价标准,从4.5万元到11万元不等,比按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补偿增长近10%。累计征收土地12宗、1431.75亩。围绕宅基地改革,出台了1个实施意见、5项制度,坚持无偿退出和有偿退出并举,完成了2287亩宅基地退出整治。

2017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泽州县乘势而上,积极探索住宅用地入市,通过作价入股、固定分红入市。在全省率先探索地票交易制度,通过市场调节土地复垦指标交易价格;适度放活农村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在土地征收上,变过去的分区域差别化补偿,为现行的统一补偿,执行相邻区域最高和最低标准之差上浮50%的征收标准,有效规避社会风险,实现了农民和村集体的“双赢”。古老的泽州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多快好省打造转型“新引擎”

2018年7月7日,泽州县举办了首届农民节,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年艳、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巡视员黄延信博士、陕西烽火农业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少民、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原副院长王金洛等10余位专家学者,应邀到高都镇、巴公镇、大阳镇,了解到泽州县农村“三块地”改革入市公开,分配公道,村集体和村民们的收入涨了,发展越来越活,对此项改革大加赞赏。在随后举办的“乡村振兴战略大家谈”论坛上,专家学者们又从政策机遇、国家扶持、顶层设计、盈利模式、策划创意、产业导入、落地要点、操盘实践、运营模式、IP打造、投融资模式等多个纬度,给出了愈加丰满的“政策+理论+实践+资源+考察”的建议。

泽州县上千名党员干部聆听了专题报告,更加坚定了“三块地”改革的信心和决心。会后,村村寨寨有思路,乡乡镇镇见行动。巴公镇积极打造现代装备制造小镇,大东沟镇积极打造“中国厨圣之乡”,晋庙铺积极打造“国学小镇”,山河镇积极打造“太极小镇”,南村镇积极打造“中国铸造之乡”,川底乡积极打造“中国连翘之乡”,金村镇积极打造“中国神话之乡”。丹河沿线,田园综合体拔地而起;长河岸畔,农林文旅康全面发展;涌现出“古典回归型”“传统提升型”“提炼整合型”“无中生有型”等多种模式。

泽州县委书记高喜全对农村“三块地”改革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和基层座谈会,了解新情况、研究新思路、总结新经验。他说:“我县试点农村‘三块地’入市工作,是对农村经营主体变化、农地流转、土地入市等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适应性调整,通过活权、活地、活‘三农’,有效释放了制度红利,呈现出‘多快好省’的喜人局面。”

多:通过农地入市,村集体收益较试点改革前增长20%—70%;群众获得的土地补偿费,较改革前增长10%以上。

快:农地入市项目审批,由改革前最少6个月,提高到现在1个月办结。项目进地由改革前企业找村委协商进地,变为现在村委主动服务一周进地。

好:通过农地入市和宅基地整治盘活利用,原来关停的‘五小工业’和凋敝闲置宅基地遗留的‘脏乱差’,变成了‘洁美净’。带动了一大批项目落地,增加了财税收入,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土地财政的‘泥饭碗’,也变成了税收财政的‘金饭碗’。

省:通过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缩减了新增建设用地,也节省了干部化解矛盾和协调项目的时间。项目前期投入的土地成本,较改革前相比缩减20%—70%。

发展因改革而兴,经济因改革而活。人们惊奇地发现,泽州,这个昔日的煤铁之乡、农业大县,项目建设气势如虹,城乡一体共奔小康。

民生为重阔步迈进新时代

落日熔金,乡村如画,远山如黛,田野披彩。笔者在风景秀丽的李寨乡栖龙湾景区了解到:陟椒村有2宗居民点用地,一块6.91亩,另一块4.38亩,分别作价95万元和60万元,入股晋城市栖龙湾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使用年限40年。而在景区内的另一个村——卫山村,由于近年来村民自发迁移,常驻人口逐年下降,于是,全村宅基地及地上房屋通过有偿推出,盘活了16亩集体建设用地,户均得到3万元左右的货币补偿,腾退的土地又以入股方式参与栖龙湾景区旅游项目开发,村民按年领取分红,景区和当地村民其乐融融。

大道兮低回: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泽州县农村“三块地”改革,打破了条块分割,有力地推动了“两带四板块”“四化”同步发展。

从农村土地征收来看,全县紧紧围绕缩小土地征收范围开展工作,改进了报批程序,积极探索多元补偿等机制。今年以来,丹河快线、太岳街东延、高铁东站站前广场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

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来看,从2015年12月1日的“破冰第一锤”到今年8月底,累计完成85宗、3008.5亩,成交总额3.64亿元。在巴公镇,随处可见的项目建设透着自信、透着殷实。在该镇的地票交易所笔者了解到,目前已有8起地票交易成功,总面积239亩,成交金额956万元,解决了泽州县永伟源商贸有限公司、晋城市建光工贸有限公司等5个项目的建设用地需求。

从宅基地制度改革来看,先后完成凋敝宅基地退出复垦2287亩,统筹村级规划(多规合一)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同步推进,推进了大东沟镇辛壁村宅基地流转建养老院项目,选定高都镇南、北焦庄村作为宅基地改革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深度融合,形成了新的实践样本和改革模式。

……

比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成功案例,泽州县文化旅游体制、国企改制、民企股改、财税体制等改革扎实推进,20家企业登陆山西股权交易中心,重点项目APP平台和政府OA系统投入使用。同时,率先在全省建起首家“华为(泽州)大数据中心”,率先在全省实现了一元公交车全覆盖,率先在全省携手山西电视台连年举办“魅力乡镇电视竞演”活动。泽州,一次次引领风气之先,一次次书写新时代的传奇。

2018年6月19日—21日,中国人民大学住房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吕萍教授带队,先后到泽州县大阳镇、大东沟镇、北义城镇、南村镇调研了宅基地退出、流转、入市和调整入市等情况,并在调研地召开了座谈会,一致认为,泽州县作为全国农村土地改革试点县,走在了改革前沿,为农村变革、农业转型、乡村现代化提供了扎实的制度设计,为全国探索出一批有效的模式和经验,代表了农村未来的走向。

不久前,泽州县又与山西大学科研团队达成合作协议,确立泽州农村“三块地”改革试点成果专题研究、评估和案例库建设共5个项目,力争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理论和制度的改革成果,为全国土地制度改革提供基层样本。

泽州县县长张军密切关注全县广大农村“三块地”的改革进程,多次深入基层实地调研。他说:“作为全国农村‘三块地’改革的试点县,尽管我们先行先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毋庸置疑,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在实现‘多规合一’,统筹推进多项改革深度融合等方面需要再发力,再提升。”谈到未来发展,他胸有成竹:“改革永远在路上。我们将按照国家自然资源部《关于继续做好2019年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念好‘共富经’,挖掘‘潜力版’,拓宽‘幸福路’,高度重视三项改革试点专题研究、分析评估、总结提炼,提出修法建议,统筹推进转型发展和乡村振兴。”

本文地址:http://www.xcqxcq.com/maifanggushi/114423.html

相关推荐

联系电话
微信咨询
手机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