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槐树街小产权房出售 说说我的违法经历

我家八口人,缺少劳力,粮食自然欠缺些。每到春天,窖存的红薯吃完后,就开始体会“年好过春难熬”的滋味了。青黄不接的季节,就该为吃饱饭而想方设法了。

1975年农历二月下旬,眼看家中存粮不多,全家未雨绸缪,盘算着如何籴粮食了。即是去集市上籴点薯干,也苦于没钱啊!一筹莫展之时,幸有天赐良机。

听说第十二生产队要出售200多斤大米,我和大我三岁的好友陈去找到该生产队会计,好说歹说,会计终于松口,答应先将大米赊给我们,三天后付款。我们打算把大米带到洛阳卖掉,还去本金,赚取差价。一个“借鸡生蛋,卖蛋赚钱”的计划开始实施了。

当时的形势下,粮食是不允许跨地域流通的。贩运粮食的行为叫“投机倒把”,一经发现,轻则没收,将人送回户口所在地进行教育,重者可能被拘留。伊川县就在通往洛阳的必经之地槐树街村的公路边设有检查站,专司此职,检查人员昼夜巡逻。我们这次行动,当然也是违法,如被发现,必定会遭到打击。

我们借了两辆自行车,一共带了250斤大米,夜里大于约十点出发。快到检查站时,远远停下观察,趁夜巡人员巡逻间隙,加速通过。走洛阳新桥,过友谊宾馆,在将近七点钟时到达涧西的职工家属区,终于长出了一口气!如过八点以后,被开始上班的市管会人员发现,最轻的处罚就是将大米全部没收,倘如此,我们将血本无归!

那时的工人及家属实行的是粮食供给制。所发的粮票到粮店买粮时是按比例粗细搭配的。为了能多吃细粮,工人家属会用粮票在“黑市”上直接买成大米。八点前,我们已把大米全部兑换成粮票。然后,就该进行下一步,把粮票卖掉变换成钱了。

卖粮票仍然违法!不敢公开,只能若无其事地在路边寻找对象,买粮票的人也会察眼观色,主动与你搭讪。“有货没?”“有,不多。”“多少?”“只有几两<暗寓几十斤>。”“长的短的?<长的指全国流通粮票,短的指省内流通的,价格相差三分钱>。”然后边走边谈价格,去到无人处交易。既要躲避市管会人员的打击,又要提防“积极分子”的举报,真可谓步步惊心,不敢有丝毫麻痹!其交易暗语丶谨慎小心的程度,与影视剧中的地下工作者别无二致。

这是我第一次干这事,也是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虽担惊受怕,却也算顺利,没出意外。不到二十一小时的时间,往返八九十公里,平安回家,每人赚了24元8角钱!放到现在,人们可能觉得只是一份最普通的快餐的钱,但那时,这24元多的钱对一个家庭来说就是一笔巨大收入。那时一个工人一个月的工资还不足三十元呢!

有钱就有粮,心中自然高兴了。

听说白杨树集上粮食便宜,前几个集日有人去了,说薯干才一毛八分钱一斤,那就只能去白杨树赶集籴粮了。那时按农历逢五逢十是白杨树的集日,在农历二月二十五日,我起了个五更,独自一人拉着架子车,向离家25里<习惯上的说法,并无里程碑为证〉的白杨村走去。

到了集上,遇到了本村来赶集的一个姓王熟人,按乡间称呼,我给他叫哥。一问行情,薯干价格已由以前的每斤一角八分涨到二角二分了!没办法,谁让年后一直天旱呢?我和王哥看看这家,比比那家,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终于成交。我们各自拉着车子由西向东,向着家的方向行进。

不料,意想不到的麻烦来了。两个市管会的人员拦住了我们。“哪村的?”面对他们的问话,我顿时慌了!这才想起白杨属宜阳县管辖,根据粮食不准跨县流通的政策,我们伊川人是不允许到白杨购粮的。因为对附近村庄非常陌生,只好谎称离白杨很近的村庄,“草场的。”这一答却坏事了!原来草场是属我们伊川县管辖的!“走,拉到粮库去!”无奈,只好跟着他们往前走。心想,这下完了,一切将前功尽弃了。

走到一道胡同的拐角处,市管会人员发现在一个隐蔽的角落里有几个人在私下进行皮棉交易。那时候,棉花是国家一类物资,除了国家按规定价格征购,根本不允市场许流通!比粮食控制得严多了!

两个市管委人员让我们停下原地等着,他们快步向进行棉花交易的人走去。远远看去,发现他们之间拉拉扯扯,争夺棉花。

真是天助我也!随着王哥一声“快跑”,我们俩拉着车子飞也似地逃了。

为防追赶,我们绕来绕去,变幻着路线,不敢走正街,绕到北边另一条大街上。奔跑中,忽然见前边一面朝南的一个大铁门,门口站着一个人!用眼一瞧,原来是白杨公社的粮库!躲来躲去,不料自投罗网!

站着的那个人,看到我们惊慌失措的样子,似乎明白了。他一边往街中间走,一边喊了声“站住!”我们哪敢待慢,不顾一切往前奔跑,一直跑到村边,那个人仍在追赶。我年轻跑得靠前。王哥不幸摔倒,手上擦了一层皮,往外渗着血。眼看那人快追上了,王哥发怒了。右手从地上抓起一块石头,左手指着那个追赶的人,骂骂咧咧,嘴里说些不干不净的话。那个人一看王哥怒不可遏的样子,扭头悻悻地走了。

幸好,有惊无险!如果粮食被没收〈最好的结果也会按入库排价收购,每斤7分9厘>,我们就倒了大霉了!过了好久了,我仍心有余悸。

事情已过去四十七年了。我们早已度过了艰苦创业的年代,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已过上了小康生活。但那次的违法经历却永远存在于我的记忆中。

对我的经历,老年朋友会理解,有些人可能会有体会。年轻的朋友可能不理解,甚至觉得有点荒唐,而我自己每想起来也会觉得好笑。

本文地址:http://www.xcqxcq.com/maifanggushi/115426.html

相关推荐

联系电话
微信咨询
手机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