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小产权房销量如何,宁波外向型企业知识产权情况分析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通知,确定9个省(直辖市)、16个市、3个市(县、区)作为第一批试点地区,开展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试点工作,宁波位列其中,是浙江省唯一入选的市级试点地区。同时,2021年度全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绩效考核结果,宁波在157个副省级城市和地级市中排名居首,连续两年全国第一。

宁波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外向型经济经济发达并具有韧性,而这离不开宁波政府打造知识产权营商环境的支持。知识产权已成为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随着宁波深入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进一步融入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成为日益重要的一项课题。宁波企业众多,外向型经济比重大,知识产权的创新与保护,越来越成为外向型企业“走出去”的核心竞争力。

一、宁波知识产权现状分析

2021年9月,《宁波市知识产权发展“十四五”规划》正式发布,明确利用五年时间,“形成一批知识产权标志性成果,增强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全球化竞争能力,建成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先行市、引领型知识产权强市。

1、专利拥有量逐年增加,进出口保持较好增长态势

2021年,全市专利授权量72390件,同比增长19.5%;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7819件,同比增长46.4%。截至2021年底,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8289件,同比增长25.3%。2021年,全市PCT专利申请量669件。6项专利获第22届中国专利奖,其中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项专利获外观设计金奖。

近五年宁波专利授权情况

2021宁波PCT国际专利申请区域分布

据宁波海关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宁波口岸进出口10352.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4.5%。其中,出口7469.7亿元,同比增长36.8%;进口2882.7亿元,同比增长28.8%。宁波口岸主要出口商品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值得一提的是宁波口岸出口机电产品3770.1亿元,同比增长32.4%,占同期口岸出口总额的50.5%。

2、企业创新主体知识产权效应明显

2021年度浙江省创造力百强企业宁波17家企业上榜,总量居杭州(54家)之后位列全省第二。而17家上榜企业都有进出口业务,很多企业的进出口业务占企业营收较大。

17家企业近三年授权发明专利数量共3417件,占全市总量的18.7%,较2020年提升6.4个百分点。17家上榜企业以制造业企业为主,这些企业主要集中于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集成电路等领域,其中又以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几个领域最为突出。

榜单数据显示,方太2021年度的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460件、高价值发明专利量为209件、近三年授权发明专利量为1098件,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和近三年授权发明专利量均在百强企业中排第2位,足见其对于专利布局的重视程度,不过,其在高价值发明专利上的表现并不突出,未来还需在这方面加大投入。

在更能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高价值发明专利方面,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的数量均突破百件,使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更加凸显。

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作为宁波民企的外贸主力军,近三年授权发明专利量为257件。通过自我加压自主研发,不断提升商品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力,2021年,其“超高纯铝钛铜钽金属溅射靶材制备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项目攻克了芯片制造用超高纯金属材料的提纯及溅射靶材制备的核心技术,并且成功打入全球300余个半导体芯片制造工厂。

在主攻靶材业务的同时,江丰电子还瞄准半导体产业链上设备精密零部件、CMP(晶圆抛光)等其它“卡脖子”材料,持续进行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布局,月销售量屡破新高,目前芯片制造用溅射靶材市场份额全球第二。江丰电子还自主设计了全球首条半导体靶材自动化生产线,产品进入到全球领先的5纳米工艺,出口覆盖欧洲、北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宁波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数量:2017年9家、2018年21家、2019年32家、2020年45家、2021年63家,目前位居全国城市第一;宁波384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及培育企业累计拥有专利超过4.2万件,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数量:2019年5家、2020年55家、2021年182家,目前数量位居全国城市第三,仅次于上海、北京。高新技术企业数量:2017年1479家、2021年3919家,2017年到2021年累计增幅达165%,年均增长率超25%。

无论是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还是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是其独领风骚的重要砝码,同时,他们又是宁波最大的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群体。

3、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宁波在全国首次汇集包括公安、法院等12个部门的行政、司法资源和9类机构社会资源入驻,实现知识产权事项“最多跑一次”。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开通的三类专利审查确权“快速通道”,2021年累计接收专利预审申请973件,授权专利580件。

打造知识产权“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专利、商标、版权等八大类的超两亿条全类别知识产权数据检索。

全面启动“浙江知识产权在线”纠纷线上维权援助模式,为中小微企业开启快速维权绿色通道。在全省率先建立基层商标品牌指导站并出台国内首个地方标准的基础上,全市151家品牌服务站开通线上服务,并嵌入到“浙里办”,为关联的15.3万家企业提供一线指导。

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宁波分中心共排查宁波企业涉外知识产权纠纷案件182起,并重点针对60起纠纷开展分类指导。

二、宁波外向型企业知识产权建设和保护中存在问题

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风险防控能力较弱等问题,使外向型企业遭遇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呈多发易发趋势。宁波外贸企业多达2.4万家,其中跨境电商企业达1.65万家,这些企业中以中小微企业为主。知识产权保护是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然后很多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单薄、保护措施缺失等致使其在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外环境影响下发展举步维艰。

1、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单薄、保护措施缺失

专利在申请中和授权后要进行维护管理,主要包括分析测评、决策是否维持、专利的维权、专利无效的申请、答复等。主要侧重于维权诉讼。虽然中小企业有一定的专利保护意识能力,但意识较低,很多企业没有设置完善的知识产权部门和从事专业知识产权的人员;还有知识产权中小企业内部创新激励机制尚未形成,创新激励机制不健全,对创新员工的重视程度不够。

2、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呈不断上升趋势

各国法律、文化和商业习惯不同,中国外贸企业出海知识产权侵权的问题尤为突出。涉外知识产权案件的权力一方当事人往往是国际知名度较高的国外大公司,案件的国际影响力大。从调查情况来看,宁波企业在国外被指控侵权产品主要集中在轻工和机电行业,不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产品受到国外同行的知识产权诉讼,以及诸如美国“377调查”等其他知识产权保护措施。2021年仅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宁波分中心,排查宁波企业涉外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就达182起,主要涉及日用电器、机械设备等领域,覆盖10多个国家和地区。

3、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人才缺乏

实施专利战略,需要有较强的专业意识和专业知识的人才保障。缺少专利经营管理人才,缺乏能进行专利技术挖掘以指导科研创新、防范专利诉讼的人才以及专利的管理人才是制约中小企业制定和实施专利战略的瓶颈。

三、宁波外向型企业知识产权建设解决路径和办法

对于外贸企业来说唯有顺应变化,注重创新驱动,不断做好提质增效,才能应对不断变化的外在环境。在种种壁垒下,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亦应学习遵守所在国的法律法规,强化知识产权和守法经营意识,维护中国制造在国际的整体口碑。

1、强化知识产权意识

宁波作为制造业强市,尤其是制造业外向型中小企业,一定要强化知识产权意识,及时将创意、想法、技术用载体固定下来,从技术和法律层面重视专利权利要求书撰写,并增加保护手段,建立专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队伍和制度体系,提升专利布局能力和预见性管理水平,主动排除企业发展过程中知识产权相关的各种漏洞。

企业在研发新产品时,要做好专利检索和专利侵权规避设计,对同行先行者、竞争对手的专利或者是研发领域的技术做一个调查和梳理,了解现有技术的状态,防止重复研发,还可以为研发提供方向性意见,避免研发成果侵权。只有做好知识产权的前端监测、中端维护、末端维权,企业才能真正让自身的知识产权工作发挥保护创新、保护市场、保护竞争力的职能。

2、企业遇到海外知识产权纠纷问题时的处理方式。

美国337调查和应对策略

337调查得名于1930年美国《关税法》第337节,是指美国针对进口贸易中的不公平竞争行为、主要是知识产权侵权而采取的一种措施,其中涉及专利侵权的尤多。

制定应对策略时,一是算好经济账,对于主要市场在美国或者占很多比重的企业,应积极应诉,避免将市场拱手相让,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可考虑规避设计、许可授权多种方式尽量和解,求得最佳成本收益;二是算好技术账,分析胜诉机率,如是否侵权,能否无效对方的专利等。

在实际操作中,一是在和解的同时准备积极应诉,337调查只有排除令和禁止令,没有赔偿损失,往往会伴随着一个联邦地方法院的平行民事诉讼;二是可在国内开辟第二战场,以此制衡在美国的诉讼。对于企业来说,337调查本质上是商业竞争手段,其快速程序对原告方同样是挑战,看似不利的法律后果或许是行业格局重构的契机。企业可主动利用337调查,一是做好前期分析,确定自己在美国是否存在国内产业;二是选准时机提交调查申请、调查取证要求等;三是考虑同步在联邦地区法院发起诉讼,请求损害赔偿等。

3、企业应对外环境影响方面的应对办法

跨境电商作为我国高速发展的外贸新动能,必须通过政府监管、行业协会以及跨境电商平台的共同协作,提升国际跨境电商经营的合规意识和整体风控水平,帮助企业加强与国际经贸规则和标准对接,共同促进中国跨境电商行业合规健康发展,提升中国品牌在国际的声誉和影响力。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必须符合国外产品标准,要提升产品竞争力,形成外贸新的竞争优势,其核心是建立高水平、高要求的外贸产品质量与技术标准。

从"被动保护"到"主动保护"。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让企业不被超越。通过不断创新,解决客户痛点,企业才能发展;而翻版的做法只能让企业跟在别人的后面。我们通过不断创新来开拓市场,通过更新产品留住老客户、吸引新客户。

应对贸易摩擦有信心。加大研发投入,并与多家知名大学展开校企合作,引进各类专家人才和高新技术,并在国内、国际市场申请了多项专利。在全球贸易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是先进技术的对抗、创新能力的比拼、知识产权的较量,保护知识产权对促进自由公平贸易、助推企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既需要政府和企业积极付诸行动。

4、加强与海关及知识产权保护机构的联系和互动

外贸企业要进行海关知识产权备案,备案后海关才有权利调查处理进出境侵权货物,对进出口侵权货物予以没收并对恶意侵权企业进行行政处罚。办理知识产权备案后,外贸企业还能减轻经济负担,根据海关总署规定,知识产权权利人向海关提供的资金担保最高不超过人民币10万元,而没有进行知识产权备案的企业要保护其产品,则必须提供与其要求扣留的货物等值的资金担保。中国(宁波)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共吸纳涉外知识产权维权专家38名、涉外法律合作机构51家,同时充分运用全球商用案例数据库,精确排查宁波企业海外涉诉情况,开展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风险预警等工作。相关企业要加强与知识产权保护机构的联系,以提升应对效率并降低风险成本。

5、重视知识产权知识,加强相关培训

本文地址:http://www.xcqxcq.com/sznews/115191.html

相关推荐

联系电话
微信咨询
手机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