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小产权房(上海世博板块真的适合生活吗?)

如果还想不起来,那这句话呢: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没错,这期板块探秘的主角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有关。

7308万参观人次,190个国家、56个国际组织参展,整体规划甚至改变了上海的城市格局。

毫无疑问,上海世博会的成功意义非凡,它让世界走进了中国,让世界记住了上海。

同时也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助推剂之一,总之,它在中华大地上留下了很多很多东西。

上面这些结论,几乎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共识。

但是今天我们要探讨的问题没有这么宏大,我好奇的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给世博板块和这里的居民,留下了什么呢?

世博板块东邻杨高南路,南边则以川杨河为分界线,以西和以北都紧邻黄浦江。在上海2035城市总体规划中,位于定位最高的中央活动区。

而整个浦东也只有三个区域被划入到了CAZ,另外两个是陆家嘴和前滩。

这里的地理位置明显要优于之前的杨思,甚至也要比火热的前滩更加出色。

出色的地理位置,一定拥有便利的交通条件,而世博会留给这里的第一个财富,就是加速了公共轨交的建设。

6、7、8、13号线,4条轨交线路,8个地铁站,地铁网络无死角地覆盖了整个板块,去往市区的任何一个热门商圈都非常方便,这也意味着整个板块的房子你都可以称作是地铁房。

另外在自驾上,三条隧道,一座大桥连接浦西。

南北高架浦东段、杨高南路连接中环,浦东南路通往陆家嘴,上南路进入浦东腹地、高科西路去往张江,这样的交通条件放眼整个上海都足以名列前茅。

既然这里通勤这么方便,那一定有很多年轻上班族想住进这里,然而世博板块整体的城市界面却让人望而却步。

抛开世博会留下的光环,世博板块本质上就是由上钢、上南、周家渡等街道组成的居住型板块,这里的老公房也比较老,房龄到今天一般在30~50年左右。

其实早在2010世博会之前,这批小区的外立面就已经显露疲态,所以为了展示中国现代化的城市面貌,当时这些外立面基本都经历过一次全面更新。

现在上海很多老小区的城市更新才刚开始推进,但早在十年前,世博的老房子就能享受这样的待遇,其实这也是世博会为这片土地留下的利好之一。

但可惜的是,当时间又来到十多年后的今天,岁月依然毫不留情地在它们的表皮上刻下了痕迹。

从居住者的角度来看,你可能会望而却步,但这些刻痕背后隐藏的,是世博板块无法轻视的历史意义.

在上个世纪后半页,中国工业开始飞速发展。

上钢三厂的到来改变了世博原住民的生活,它甚至为整个浦东都贡献了非常多的工作岗位,也许你们的父亲母亲,曾今就是在这里工作。

从1952年开始上钢三厂开始建造上钢新村,首批解决了大约100户职工的居住问题,1979年上南新村和雪野新村也开始投入建设。

随后这批小区一起见证了世博会的声势浩大,背负的历史也顺利传承到了现在,它们的生命力真的令人震撼。

如今来这逛逛,你可以看到不少老人留在这里回想自己年轻的岁月,也可以看到很多年轻人开始涌入这片市中心的房价洼地。

因为房龄偏大,这批小区的挂牌价大多集中在7-8.6万/平,户型主要是35-70平左右,300~500万的预算在这里甚至可以随便选。

不过从居住体验来考虑,洼地的代价是老小区的顽疾。

首先是停车难,尤其对于一些需要加班、回家晚的人来说,要想在小区内找到一个车位真的非常头疼。

如果小区里面还有一个学校,在早晚接送小孩的时段,能不能顺利把车挤过去都是个问题。

有些车还会遇到一些被快递、外卖车辆、外来人员刮蹭的问题,这些也侧面反映了老小区物业管理的力度是相当乏力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最后就是房子本身,居住面积小、没有电梯等因素都使这类住宅本身的价值不断流失,所以愿意在这里买房的人看中的主要就是价格便宜、以及地段带来的生活便利。

真的很少有人以改善为目的住进世博板块,毕竟整个板块内像上南花城一样居住品质比较高的小区并不多,而上南花城的价格又早已来到了10w+。

再加上这里真的已经很久很久没有新房推出了,不过接下来保利的世博滨江项目可能将在今年入市,希望偏豪宅的产品能让这一汪静水泛起一些涟漪。

当然说回生活本身,目前世博板块最吸引人的还是市井气息、烟火味道。

这里拥有大量的沿街商铺,餐饮、水果、杂货、服装等等一应俱全,小区里甚至也会有菜市场,日常采购非常方便。

而且世博的沿街商业比三林、杨思品类更加丰富,除了本地知名老店,还有盒马、大型连锁餐饮,以及某知名奶茶店。

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为了迎接世博,由小区拆迁改造成的微型商业三钢里,它所容纳的餐饮却比某些大型商业没错说的就是你杨思还要多。

如果说昌里路的气质是市井、接地气,那三钢里给我的感觉就是无限的年轻和活力。

而且你要知道的是,世博现在的市井烟火和过去相比,甚至已经被削弱了很多。

因为以前世博最热闹的,不是昌里路的沿街商铺,也不是三钢里,而是这条久负盛名的黑暗料理一条街,历城路。

在世博长大的人一定还清晰地记得这里的烧烤、小龙虾、生蚝、梭子蟹等一票海鲜,夜市的时候和朋友一边品尝美味,一边大声喧哗、吐槽着生活琐事。

可惜的是现在新的店面,已然找不到任何有关于这条路过去的影子,钢筋水泥的上海确实发展很快,但这样的夜市氛围也一去不返。

当然,夜市的油烟、噪音同样是城市发展的病灶,而世博会的到来给这个板块留下了更加干净整洁的街道,晚上也不至于拥堵,住在附近的人也很少再被噪音吵醒。

从居住者的角度来看,这是件好事。

但作为一名城市的记录者,我又真的很遗憾没有亲自用镜头记录下上海有人情味儿的那一面,现在只能通过网上的资料去回味了。

所以我有时候也会想,难道真的没有更加折中的方案去解决这类问题,难道保留城市市井文化和城市化本身真的水火难容吗?

不过好在现在的世博依然有很热闹的生活氛围,市井的繁荣除了依靠它自己的底蕴,和新的商业规划也密不可分。

离开老城区去往滨江,那里就有一个世博人很爱去的商业综合体,世博源。

世博源是世博轴改建而成的综合性购物中心,商场连地下一层在内共三层。

内部餐饮的种类、人气说实话比不上三钢里和昌里路,但好在是多了很多其它业态。

有吃有逛有玩,商场的尽头无缝连接黄浦江畔,周末可以带着家人来看看一线江景,这也是很多世博人钟爱的休闲方式。

总的来看,世博源弥补了三钢里规模上的缺憾,再加上交通非常便利,所以它成了世博第一个可以跨板块辐射的商圈。这也是世博会带来的利好之一。

在产业上,凭借世博会的红利以及本身绝佳的地理位置,截止到2020年已经有25家央企总部入驻了这片区域。诸如中国商飞、鲁能国际、国家电网等等。

不过与企业的牌面相比,让我感到意外的是,这里的人气反倒有点冷清。

路上的车很少,人很少,甚至连个便利店都没有,氛围和另一边的居住区形成鲜明的反差。

所以如果你是在这里工作,最基本的饮食或许都是一个痛点,可能你的工作餐真的就只有外卖和企业食堂了。

世博在整片商务区的设计上,除了远处的SK大厦,其余均是低矮的办公楼,设计非常简单。

但作为世博地区一线滨江的门面担当,这样的视觉效果和徐汇滨江、北外滩相比,会不会显得过于保守了些?

总之,你喜欢这样的风格吗?

穿过略显枯燥的总部办公区,就是长约3公里的滨江步道,从世博庆典广场一直到后滩公园,这是世博会为这里留下的生态财富,也是最受居民欢迎的休闲区域。

草坪、湿地、散步、骑行,城市与生态、运动与休闲。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里前身原来是上海浦钢集团和浦江码头,遗留建筑主要为废弃的工业厂房,公园保留了部分厂房的钢结构,对码头进行生态化改造、恢复了自然植被、土地也迎来属于它的再生。

在上海待久了,可能你会觉得这座城市除了快节奏、高楼大厦、灯红酒绿似乎就不剩下什么了,但其实当你有空的时候到滨江岸线走一走,你会发现,其实上海的人文历史很多都保留在了母亲河的身边。

同时世博会留给这里的东西还不止滨江步道,在滨江岸线以南不远处的地方,浦东正在建造一座双子山。

你没听错,上海的市区真的要有山了,它就位于建设中的世博文化公园。

除了双子山之外,公园内还规划了不少主题,将来你可以去游览江南特色园、国际花展,也可以去欣赏一场歌剧。

这座公园不仅仅只是一座公园,也是一个城市公共活动的聚集空间。

按照建设计划,公园在今年就会与大家见面,就是不知道疫情会不会延误工期,总之还是希望他如约而至吧,因为附近的居民已经等了他挺久了。

综合看下来,世博板块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板块,浦东三个中央活动区之中,它是炒作溢价最小的板块。

坐拥绝佳的地理位置,但依然还是一个偏刚需的居住区。

房价不会过于昂贵,通勤也非常便利,生活配套日常够用。

同时,在未来的规划上依然有所期待。

这一切得恰到好处,应该就是世博会为这个板块居民所留下的,最宝贵的东西。

那我在最开始提出的那个问题,好像,就有了答案。

但是,真的只有这样吗?

当我进一步陷入最后的思考,我发现我忽略了一件最重要的事,那就是20年前,世博会最初的规划到底许诺过什么?

2001年,上海申博方案最终确定,采用法国设计公司ArchitectureStudio的竞标方案。

方案的灵魂是连接两岸,它设计了一座横跨黄浦江的步行“花桥”,还规划了一条椭圆形运河串联起浦东和浦西。

在当时,这被称为“极具国际水准、令人激动的方案”。

毕竟征服黄浦江,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宿命,而这个方案,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可惜的是,在方案深化过程中因为技术、预算、安全等现实原因,花桥、运河不得不被取消。

世博会最初的那张蓝图,也成了上海浦西、浦东难以跨越的一步之遥。

我们无法想象如果世博会真的留下了那座桥,世博这个板块将会拥有怎样的历史地位,上海这座城市,又会变成什么样。

本文地址:http://www.xcqxcq.com/xcqzs/113029.html

相关推荐

联系电话
微信咨询
手机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