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元芬花园小产权房 舞麒麟如同传家宝——元芬村

元芬村位于大浪街道西南部,临近布龙路靠近龙胜地铁站。目前辖区面积1.9平方公里,不过可供使用或开发的土地已经很少,基本上已用来建设民房或厂房出租。但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还相对一般,商业以中小规模为主。目前总人口约25565人,其中户籍人口为565人,其余非户籍人口占总人口98%左右。

村名来源

元芬村原名缘芬围,又名缘芬村、缘分村,20世纪50年代简写为元芬村。

据村里老人讲,元芬村的原居民有多种姓氏,而各个姓氏的来历也不同。不管怎样,大家相聚在羊台山下的这片土地里,大家都认为是一种缘分,邻里间打招呼祝福都多用“缘分”二字,于是“缘分”就成了村名。然而都是种田人识字并不多,缘分听起来又不像正式地名,于是就取谐音“元芬”为村名。

据资料显示,康熙《新安县志·地理志》卷之三《都里·六都》记载有“缘分村”,说明元芬村在康熙年间或以前就已经存在。嘉庆《新安县志》卷之二《都里·官富司管属村庄》记载有“缘芬村”,同书《官富司管属客籍村庄》记载有“缘分”,在同一本县志里,元芬村既出现在广府民系里,也出现在客家民系里,说明元芬村既属广府围村,也属客家围村。

元芬村村名的来源还有另一种说法。传说元芬村的特产是沙梨,当年在羊台山麓有许多沙梨园,有讲围头话的翟姓人在此经营管理沙梨园,住在茅草棚里。有一天晚上,翟姓广府人与附近瓦窑林姓客家工人聊天,深夜客家工人问翟姓人在哪里睡觉时,他用围头话对答:“园瞓咯!”意思就是在果园里睡觉,但客家人听到“园瞓”是个新鮮词语,便笑着说:“元芬是吗?”种菜人答:“对的,是元芬”。客家人以为是地名,所以以后在沙梨园下面的村庄就叫做“元芬”了。

姓氏溯源

元芬村是个多姓村,以戴姓为主,还有张、黄、郑、邱等其他姓氏。元芬戴氏家族来到此地落脚的时间大约在明代晚期。戴氏三十一传孙戴仕道曾于明代晚期从东莞清溪墟黄麻埔围迁到龙华元芬来。

大浪街道现存古代祠堂6座,其中就有元芬村的戴氏宗祠。戴氏宗祠位于元芬村北部,该建筑坐北朝南,面积约100平方米。

走到宗祠大门前,抬头可见“戴氏宗祠”四个楷书大字,字体苍劲有力。大门左右两边的木匾刻有一副对联:“注礼家声,谯国世胄。”这副对联由戴氏先辈自创,是戴氏家族的标志,希望家姓流芳千古,世泽绵长。

进入宗祠后可见,宗祠为三间两进建筑,中间为大殿,左右两边各有一侧殿及厢房。在右侧殿的墙壁上,嵌着一块石碑。石碑上刻着诗四句,是字辈排行,先辈写诗是希望戴氏子孙日后照此字辈取名。

戴氏宗祠内的字辈排行

在宗祠的檐板上,除了看到花草鱼鸟图案,还可以看到“朝华肇吉后辈众子孙重修”字样。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来到龙华地区后,开展了“三光”扫荡。当时,戴氏宗祠也未能幸免于难,被日军一把火烧毁。抗战胜利后,戴氏宗祠经过多次修缮而保持原样。

戴氏宗祠

戴氏宗祠最近一次修缮是在2009年。当时,由于宗祠年久失修,戴氏子孙筹资筹劳,将戴氏宗祠修缮一新。戴氏宗祠修缮完成后,每年清明、春节等重要日子,戴氏子孙都会在此举行隆重的仪式,祭奠先祖。在元芬村,最初有六座宗祠,但唯独只有戴氏宗祠保留至今。

麒麟舞

元芬村有舞麒麟的习俗。元芬麒麟队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有了,由当时老一辈的戴仕生、张四、戴务生、戴金姐、戴华兴、戴安发、戴福生、张仁义、戴添进、戴添运等10人创立,距今已有100多年。

麒麟是民间传说中的神兽,是太平、吉祥的象征。每逢大年除夕,当贺岁鞭炮响起来的时候,麒麟队就到各家各户去参门(拜年),为各家各户带来好运和吉祥。年初一上午,还为全村的父老乡亲公开表演一场,此外还为村中的“庆灯”、“贺元宵”以及到外地为同宗表演。

元芬麒麟舞队旧照

元芬舞麒麟分为两段,分别叫“头套”和“尾套”,统称为麒麟套,也有分为三段之说,即一二段为舞麒麟,第三段为打功夫(武术表演)。表演时由一个人舞动麒麟头,一个人牵动麒麟尾,随着打击乐笛声响起麒麟就开始舞动起来,应用各种姿势表现麒麟的喜、乐、祥、和、凝、惊、醉、睡、灵、动、威、猛等情绪和动作。舞麒麟“头套”为出洞、走蓝蛇、翻身、麟、脚、打瞌睡、噪噪丁;“尾套”为走蓝蛇、寻青、追青、擒青、惊青、望青、食青、吐青、游花园、回洞。舞麒麟表演结束后,还要进行武术表演,一般有徒手单打、双打或持械单打、双打,最后还要表演拳术。

随着岁月的变迁,传统的舞麒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渐渐失去了当年的光彩和魅力。为了让这种独特的传统民俗文化保存下来,并得以传承和发扬,2005年8月,元芬长者和热爱舞麒麟的青少年重新成立了元芬麒麟队。如今,元芬村村民希望麒麟队能发挥好传帮带作用,把舞麒麟当作传家宝一代传一代,不让这一民间艺术失传。

革命老区

抗战时期,东江纵队在羊台山附近成立了一支英勇善战的队伍——三虎队。元芬村有不少人参加了这支抗日队伍,是当时龙华地区参加三虎队人数最多的家族之一。其中,元芬村著名的革命烈士戴剑辉在1942年参加抗日游击纵队,是一名文书。

龙华革命烈士纪念碑

1943年,在龙华皇帝田(今白石龙村南面山上)遭国民党反动军队围剿,被捕后被押回反动派军营驻地浪口村。押送过程中经过望天湖村,堂姐弟相见也不敢打招呼。在浪口村,反动派对戴剑辉进行严刑拷问,但戴剑辉怕他们会对元芬村不利,始终坚称自己是惠阳人,才使元芬村及戴氏族人免遭一劫,他却英勇就义在浪口村的后山上。后来,戴剑辉和几名参加抗日并牺牲的戴氏子孙的名字都被刻在了龙华革命烈士纪念碑上。

东江纵队北撤山东烟台后,1947年初在羊台山开始恢复武装斗争,成立了一支英勇善战的队伍三虎队,指导员是大沙河的吴振文同志。元芬村参加三虎队的青年在龙华地区以村为单位是最多的,他们是:戴寿生、戴连凤、戴仕春、戴金娇(女)、戴东生、郑成基、陈添贵、周玉英(女)、张强林、张天球、黄莲(女)、谢堂(女)等12人。

深圳元芬花园小产权房 舞麒麟如同传家宝——元芬村

本文地址:http://www.xcqxcq.com/hynews/129136.html

联系电话
微信咨询
手机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