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产权房已成为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和城市贫民的主要居住场所

2007年5月,我曾发表《城中村——进城农民工的天堂》,指出城中村在内的农民小产权房,被进城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和城市低收入贫民看成是自己的“天堂”。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进城后首选的落脚点、居住区和属于自己的“家”。综观农民工进城,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即大多数都是跟随或由老乡领着,直接进入城中村中的落脚点。那些在建筑工地打工的农民工,进城后往往先在某个城中村暂停,和本村、本乡的老乡接上头、互换联络方式后,才去工地工棚居住的。城中村之所以成为进城农民工的“家”,原因在于城中村里居住的都是和他们一样的农民,即使是村中的“老板”,也是和他们一样的当地农民,所以感到很亲切。在这里,没有盛气凌人的官员,没有专门收拾小贩的城管,没有抓超生的计划生育工作者,没有瞧不起农民工的左派精英,没有扰民的警察。农民工在这里住的很安全,差不多每天都可以睡个安生觉。

   二是承受得起的专业化分工服务的小社会。在城中村里的小产权房里,已经形成了一个从吃喝拉撒、学习训练、娱乐休憩、儿童托管、医疗保健、生老病死的全程自我服务的体系。这样一个体系,虽然比人们心目中城市体系来说尚不“正规”,尚不能称作是城市,亦即人们常说的城市社会,但是比农民工的老家来说已经是大不相同,已经是正而八经的城市。刚进来的农民工,不得不适应这种“我为别人服务,别人为我服务”的城市生活,从而告别了在农村时的那种“万事少求人”“小农”式的生活。我曾经访问过我单位旁边的城中村里的一个卖开水的农民,他租了一间10多平方米的房屋,用5个普通的蜂窝煤炉烧开水,买水的都是周围租住的单身汉。每壶水大的0.4元,小的0.3元,一月下来也有700—800元的收入。由此可见城中村里的专业化分工,也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守法农民工崔英杰被北京城管两次无理没收谋生的小推车事件发生后,我曾经调查过昆明市的一些城中村里的农民工,问他们进城后首先要注意那些事项。他们回答说,看见城管赶快跑,因为,城管是最恶毒的;跑不脱时只有装赖,因为城管是最不讲理的,只能以赖对赖,对付不过去才只能认倒霉。

   三是接受劳动技能培训的“大学校”。城中村里的小产权房里的“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自我服务体系里什么职业都生气勃勃的存在着,这就为进城农民工提供了免费的劳动技能培训。许多农民工都是先在城中村里打工,虽然工钱少点,但是学到了本领,之后他们也就“大摇大摆”的走出城中村去“正轨”的城市里打工去了。在城中村这个“大学校”里接受劳动技能培训,农民工们学起来亲切、自然,无人歧视,特别是边干边学,具有“立竿见影”之效。由此,我想到我们对农民工的培训,政府化了不少钱,但是成效不能令人满意。政府官员自己制定培训计划,自己实施,自己当教官,自己收益,无人监督,有的也就成为了政府机关工作费了。高小勇先生曾引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2006年11月8日报道,安徽一个县的官员与培训机构勾结,谎报培训农民,而把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下拨的培训费侵吞,以及贵州的相同的事实,推论出政府培训是一个低效率、大漏洞的行为,并进一步分析说:“说明技能需求和技能供给的复杂信息,只有在市场里才知道;对众多文化不高又亟待获得收入的农村转移劳动而言,掌握较快带来收入的技能,也是边干边学最有效。”(参见《经济学消息报》2006年12月8日)。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