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清理小产权房 厦门法院有力有效服务发展大局

坚持服务大局、强化司法保障;持续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2022年以来,厦门两级法院以迎接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忠诚履职尽责,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厦门篇章作出法治贡献。

破产重整打开企业重生通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化解债务382.96亿元,处置盘活破产企业财产46.11亿元,盘活释放土地房产41万余平方米,推动100余家企业存续发展;审结的破产案件平均审理时间缩短至145天,同比上一周期缩短了82天;营商环境“办理破产”指标多年位居全省第一,2021年作为全省唯一入选城市进入“全国标杆”行列……

这是厦门破产法庭自2020年8月成立以来交出的一份亮彩成绩单。期间,推进破产公共法律服务、化解产能过剩、清理“僵尸企业”,不断完善破产审判机制,该法庭将破产审判置于服务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局中谋划和开展,充分发挥破产审判职能,着力以“创新之犁”深耕供给侧改革“希望田野”,为厦门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新天地。

厦门破产法庭成立。厦门中院供图

厦门好年东米业是一家本土老牌粮油企业。近年来,因受到种种不利因素影响,其出现经营困难,陷入债务危机,并于2021年6月被债权人提出破产清算申请。

厦门破产法庭受理了该案件。在对企业及其经营状况进行充分研判后,法庭认为,如若直接进行破产清算,不仅债权人将难以受偿,好年东名下特殊资产也无法实现应有的价值,且不利于保障厦门市粮食安全……于是,大力推动该案由破产清算转为破产重整。最终,经过法院第二次公开招募,当地一家食品企业成为好年东重整投资人。“这个过程中,厦门破产法庭的高效服务,让我们看到希望并下定决心投资。”该企业负责人说。

好年东破产重整案是厦门破产法庭为困境企业打开重生通道、积极助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烂尾”近十年的“福建第一高楼”项目重获新生,重整拯救厦门中盛粮油集团、厦门盛洲植物油、厦门联华食品、任我游(厦门)科技等一批涉疫情、涉民生危困企业……时至今日,厦门破产法庭已推动众多颇具品牌影响力的企业实现绝境逢生、持续发展。

厦门破产法庭法官深入企业开展重整拯救工作。厦门中院供图

“当救则救、能救则救”,厦门破产法庭庭长叶炳坤介绍,在破产程序中,法庭对具备拯救价值的困境企业,进行重整识别,因企施策,积极促进企业转入重整程序,引入“活水”换来“新生”,多维度救治困境企业,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在当好知识产权的“守门人”方面,2022年以来,厦门两级法院日益强化保护力度,通过民事、刑事、行政三方联动,打出了知识产权保护“组合拳”,全年审结知识产权案件5178件,全方位营造出浓厚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积极创造保护创新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2022年4月22日,思明区人民法院与“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中心揭牌设立海丝中央法务区首个专业性知识产权调解机构——“知识产权调解室”,沿用思明法院诉源治理中心运作的特邀调解组织工作机制,灵活运用诉讼和非诉讼相互配合、相互衔接的方式开展知识产权纠纷调解。

不仅如此,思明法院还与厦门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共建国家级“知识产权理论与实践创新基地”项目,并以该项目为平台,积极开展审学研一体联动,打造专业化审判品牌,培育高层次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

厦门中院知识产权法庭审理侵权案中,法官在庭上认真比对涉案产品与专利产品。厦门中院供图

除了在知识产权保护日等发布保护工作成效,厦门中院在2022年9月还组织媒体开放日活动,引导社会公众“零距离”感受厦门知识产权法庭日常工作,展现法庭在打造涉台知识产权审判等司法特色品牌方面的工作成效,增强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近年来,厦门两级法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举措,有力提升涉台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例如,通过着力案件繁简分流、致力打造精品案件、聚力统一裁判尺度等,不断拓展涉台知识产权审判方式;通过建立“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完善“互动式”交流协作平台、搭建“立体式”社会共治平台等,有效构建了涉台知识产权争端解决平台;通过积极支持台湾同胞参与司法工作、大力推动理论与实践融合发展、广泛开展知识产权法治宣传等,积极拓宽台胞参与知识产权司法渠道;通过共建海峡两岸青年学生知识产权法学教育实践基地、共建两岸青年学生知识产权法学实践交流机制,吸引台湾青年广泛参与到知识产权司法实践的各个环节,以及每半年举办一次“台青创新创业法律讲堂”等,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助力台胞台青创新创业。

提升涉外司法审判质效、助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厦门两级法院审结涉外、涉港澳、涉侨、涉自贸案件4199件,审执结涉台案件1499件;主动融入和服务保障海丝中央法务区建设,出台16条工作意见,保障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两岸融合发展。

这得益于厦门法院不断提升涉外司法审判质效取得良好成效。近年来,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以及金砖创新基地、海丝中央法务区等建设的纵深推进,厦门对外开放程度日渐加深,进出口贸易额不断攀升,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数量与日俱增,纠纷涉及的国家也随之增多,延伸至60多个国家,国内外市场主体在涉外商事领域的司法需求日益增加,对涉外商事审判工作提出了更大挑战、更高要求。

厦门国际商事法庭敲响涉外商事审判“第一槌”。厦门中院供图

为适应这一状况,作为厦门中院专门审理涉外商事案件的专业法庭,厦门国际商事法庭于2022年1月应运而生,并专门研发线上门户网站——“厦门国际商事法庭一站式司法服务平台”,以“一个法庭+三个平台+N项机制”的运行模式,深度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推进国际商事司法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和全方位智能服务,以最大程度保护中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与此同时,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支点城市,厦门侨务资源丰富。为给侨胞侨眷创造创业安居的有利环境,优化厦门营商环境,厦门中院、集美法院及集美区侨联共同设立“侨音法驿”涉侨调解工作室,更大程度发挥涉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作用,进一步维护侨企侨胞的合法权益。

“不断优化涉侨保护协作,对涉侨权益保护相关单位在法律适用、审判信息和数据共享等方面都要提供支持。”厦门中院副院长吴丽雪表示,涉侨调解工作室将不断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探索延伸设立涉侨维权案件联系点,指导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顺利开展。

力推法治厦门建设、打造法治建设新高地

自荣膺首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以来,厦门以人民满意为依托,持续不懈纵深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其中,厦门两级法院今年来更着力把法治建设工作融入公正司法的全过程,发挥司法裁判价值引领作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助推法治厦门建设。

在一起文物倒卖案中,不法分子为谋利,将国家三级文物——古井圈盗走,几经转手后身价暴涨25倍……最终,这起福建首例文物保护领域的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经思明区人民法院审理后,一审分别判处三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三年至一年六个月不等,均并处罚金3000元,其余倒卖文物古井圈的四人也均被判处有期徒刑并罚款。

除了加大对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外,厦门两级法院还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全力助推全面依法治市,并通过一系列案件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例如,判决公交公司对不遵守乘车规则的受伤乘客无需承担赔偿责任,倡导公众自觉遵守规则;判决离婚时丈夫应对“全职太太”付出的家务劳动给予补偿,彰显尊重女性劳动付出;判决再婚老人依据老伴遗嘱对房屋依法享有居住权,保障老人安度晚年;判决受助人对因施救而不幸遇难者给予补偿,鼓励助人义举……

厦门中院法官在七星法治文化街区开展“平安三率”普法宣传活动。厦门中院供图

法治文化建设是整个法治社会建设的基础。一直以来,厦门法院高度注重法治文化建设,其中,厦门七星法治文化街区是全国首个府院共建的法治文化项目,成为传播厦门法治精神文化的高地、法院司法公开的平台、市民德法教育的窗口、法治主题的特色街区。2022年,该文化街区成功入选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特色项目,并在全国高级法院院长座谈会暨全国法院文化建设工作会议上作成果推介。

本文地址:http://www.xcqxcq.com/maifanggushi/111440.html

相关推荐

联系电话
微信咨询
手机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