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产权房乡宁 乘势而上开新局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在决胜全面小康的基础上,乡宁县委、县政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一六二”总体思路为统领,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高质量高速度转型发展步伐,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风雨洗征程,回眸满堂春。缓缓展开乡宁县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时代画卷,人们不难发现,今天,乡宁的综合实力更加强劲、发展动能更加充沛、生态底色更加亮丽、民生福祉更加殷实。一个个高光时刻让人感慨万千,一处处精彩着墨令人激情澎湃。

数据不会说谎——截至2020年,乡宁地区生产总值达142.18亿元,财政总收入达50.12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4016元和12603元;原煤产量达1700万吨,先进产能占比超80%;特优产品种植面积达40万亩,“三品一标”认证7.24万亩;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稳定在300天以上,优良率超80%……

人民不会忘记——乡宁举全县之力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在全省率先脱贫摘帽,近4万名农村贫困人口奔向小康,1800余户建档立卡困难职工解困脱困;过去污染严重的“老煤城”已变身为山清水秀的宜居城,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批批民心工程、民生工程接连落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回首走过的万水千山,乡宁披荆斩棘、砥砺奋进;展望踏上的崭新征程,乡宁信心满怀、斗志昂扬。一个敢破善立、锐意进取的乡宁,正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栉风沐雨铸就辉煌

近年来,尤其是“十三五”以来,乡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在县域发展史上留下了一个个坚实的足迹,取得了一个个辉煌的成就。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转型发展步履坚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各项指标保持中高速增长,省市排名稳中有进。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42.18亿元,人均GDP接近6万元;财政总收入达50.1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7.32亿元。加快推动“一煤独大”向多业支撑转变,全面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乡宁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获批成立,云丘山5A级景区成功创建,第二届大河文明旅游论坛高标准承办,云丘山旅游路建成投用,沿黄旅游路全线开工,紫砂陶小镇加快建设,煤层气开发顺利推进,光伏发电稳步发展,中电投风电并网发电,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三农”工作提质增效。2018年9月,乡宁在全省首批退出贫困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同时,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乡宁发展干鲜果经济林和中药材4.2万亩、提质增效9.5万亩,实施了2401户易地扶贫搬迁、805户农村危房改造、597公里村组道路、273万平方米街巷硬化、537处水利扶贫、120个村级卫生室等扶贫工程。不断帮扶壮大云丘山景区、戎子酒庄、琪尔康公司等景区企业,带动了周边群众增收致富。枣岭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省市县三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顺利推进。建成10万亩高标准农田和黄河提水灌溉等重大基础工程,积极推广水肥一体化、物联网+5G等现代农业技术,粮食年产量稳定在8万吨左右,农村集体产权等改革任务全面完成。

城乡建设再谱新篇,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统筹抓好大县城、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县域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城中村改造拆迁基本完成,杨笃广场、民俗广场等重大市政工程建成投用,靓城提质“三大行动”成效明显,智慧城市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有序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深入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深入践行“两山”理论,统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实施生态环境治理攻坚“八大工程”,纵深推进企业治理,加快清洁取暖改造,综合整治扬尘污染。认真落实河长制,实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鄂河河道综合治理等项目,鄂河入黄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淘汰关停多家焦化企业,坚定打好“蓝天保卫战”。

深化改革蹄疾步稳,民生福祉不断改善。扎实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县焦煤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务服务“一张网”提标扩面,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党政机构、监察体制、司法体制、社会治理、财税金融、农业农村、教育卫生等重大改革事项进展顺利,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和惠民实事,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实验小学建成投用,高考达线人数稳步提升;新医院投入使用,医疗集团健康运营;新图书馆免费开放,县城免费公交稳定运行,养老服务、城乡低保、医疗养老保险、技能社会建设、退役军人保障等政策高标准落实,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接续奋斗笃定向前

不忘来时路,奋进新征程。今年,乡宁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科学绘制“一六二”总体思路这个现代化建设开局起步的宏伟蓝图,以高质量转型发展为主线,以文旅融合示范区、有机农业标杆区、能源革命先行区、紫砂文创聚集区、沿黄生态样板区、宜居山城品质区“六区建设”为牵引,以“六抓促六转”为路径,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加快转型出雏型,不断刷新全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抓产业升级,促结构转型。加快推进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城市休闲综合体、康养度假圣地、沿黄文化旅游带,建设全域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强力推进紫砂陶小镇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新能源技术推广应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加快构建创新生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项目为王”,以重大转型项目牵引要素集聚、产业配套。深化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三化三制”改革,打造高质量转型发展新引擎。

抓乡村振兴,促“三农”转向。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确保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平稳过渡。加快推进枣岭国家级产业强镇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建立农产品认证基地,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建设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牢牢守住耕地红线,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农作物优良品种和高新技术推广力度,推动农业产业稳产高产。大力培养本土人才,筑牢乡村振兴的基础。

抓城乡融合,促“颜值”转靓。优化县城“一河两岸三山七组团”空间布局,抓好“绕城三山”绿化、鄂河两岸美化、主街两侧靓化,实施街景改造项目,加大智慧城市建设力度,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质量。加快建制小城镇建设,持续完善服务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培养文明新风;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着力培育新兴业态,打造县域转型发展新亮点。因地制宜推进村庄建设,推动乡村“路、水、暖、气、电、数、链、废”等基础设施提质升级;深入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加快从“一处美”迈向“一片美”,带动“全域美”。

抓环境治理,促生态转优。加强生态环境监管,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引导全社会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坚持标本兼治、分类防治、系统联治,积极推进煤炭消费减量,深化重点行业提标升级创A行动,扩大集中供热覆盖面;加快建设县城第二污水处理厂,推动实现城乡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全覆盖。加大采煤沉陷区治理力度,有效开展各类污染场地和非煤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扎实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探索发展绿色经济、林业经济,探索出一条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新路径。

抓民生福祉,促生活转美。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工程,强化就业指导服务,加快构建“全劳动周期、全工种门类”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进一步优化教育布局和资源配置,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构建“管理一体、医疗同质、医防融合、能力提升、便捷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大力发展体育事业,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不断丰富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险制度,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推动养老事业和产业发展,做好特殊特困群体关爱服务工作,让发展成果惠及全县人民。

抓社会治理,促能力转强。全力推进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党对人大工作、政协工作的领导,高效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加强国防教育和后备力量建设,加快法治政府建设,营造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纵深推进“三零”单位创建,推广“五事共商”工作法,常态化推动扫黑除恶,严厉打击黄赌毒等各类违法活动,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坚决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全面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打造“山乡宁静、文明绽放”品牌。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

中流击水三千里,扬帆破浪正当时。新征程上,乡宁县广大干部群众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高举伟大旗帜,牢记领袖嘱托,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奋力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农业篇

现代农业铺就致富路

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近来年,乡宁县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聚焦现代农业,助推乡村振兴,在农业农村发展上取得了突破性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粮食年产量稳定在8万吨左右。核桃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省级标准规模养殖户30户,龙头企业有9家。全县生猪存栏约5万头,肉牛存栏约1万多头,羊存栏约7万多只,鸡存栏90多万只。发展干鲜果经济林和中药材4.2万亩、提质增效9.5万亩,实施2401户易地扶贫搬迁、805户农村危房改造、537处水利扶贫、120个村级卫生室等扶贫工程。在全省首批退出贫困县。摘帽后,全县继续坚持“四个不摘、四个不减”,持续巩固脱贫成效,不断做足脱贫成色。

枣岭镇是国家级产业强镇和现代农业产业园。花椒是枣岭镇的特色品牌产业,近两年来,枣岭镇初步形成了“谭坪苹果、沿黄花椒”的产业格局。每年都要举办盛大的花椒节,通过各种活动,扩大影响力,拓宽销售渠道,稳步增加椒农的收入。苹果也是当地农户的一项主要创收之路。枣岭镇正在创建市场营销品牌,利用微商、电商等网络平台,大力发展销售经营户,让农产品更有价值。

西坡镇打造以“花椒基地、花椒深加工产品、花椒美食、花椒采摘、花椒研学旅游”为一体的“花椒小镇”,让花椒树真正成为农民的致富树、幸福树,花椒产业丰厚的经济效益为西坡镇提升巩固脱贫成效夯实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昌宁镇北垣地区是苹果的主产区和丰收区,面积约2万亩,总产量约4万吨,总产值约1.6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800元。昌宁镇依托城北垣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的区域优势,重点发展苹果、葡萄、有机蔬菜等主导产业,努力把城北垣建设成为集“生态农业+体育休闲+乡村旅游+农耕体验+党建示范”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示范园。同时,这里还有酿酒葡萄地5893亩,酿酒葡萄主要以戎子酒庄规划组织为主,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当地农户走上了小康路,近年来,平均年转化原料量约4000吨,户均增收约3500元。

双鹤乡以优良的生态为载体,大力发展“香菇”产业,成立了孝义富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建成食用菌大棚20座,种植冬栽菇15万袋,夏栽菇10万袋,年可实现净利润125万元。提供务工岗位100多个,带动帮扶贫困户29户105口,务工农户和贫困户年增收均在13000元以上。

尉庄乡紧盯“连翘之乡、清凉小镇”这一发展定位,抓全面落实“一园三区”产业发展思路,以丰兴源茶厂为中心的观光、采摘、游乐为一体的连翘产业精品示范园;东沟门一带中蜂养殖区;会界头一带中药材种植区;庄原一带蔬菜杂粮种植区。2020年,销售和签约特色农产品40万余元,带动贫困户1086户3056人稳定增收。

关王庙乡打出致富“组合拳”,一是云丘山景区带动。云丘山景区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突破百万人,带动周边数万农村人口实现增收致富。二是主体企业推动。目前,全乡涌现出主体带动企业9个,共带动贫困户537户2010人。三是打造扶贫产业示范经济带。新成立的剑泉花菇专业合作社,形成生产、加工、销售完整产业链条,实现了企业、村集体与贫困户的合作共赢。

光华镇积极谋划推进特色产业“双万亩”工程,把发展万亩无刺花椒和万亩连翘作为推进经济转型发展、带动群众致富增收的有力抓手。目前,该镇土霍村和陡坡村两处无刺花椒育苗基地的24万余株幼苗,可满足5000余亩无刺花椒的栽植需求。光华凤凰山庄玫瑰专业合作社,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是集加工、销售、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型产业,连续数年销售收入都突破了600万元。

面向未来,乡宁县将以有机农业标杆区为目标,加快推进枣岭国家级产业强镇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建立农产品认证基地,逐步构建有机旱作生产经营体系。巩固现有40万亩经济林规模,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新培育一批果品、饮品、杂粮、药茶等精深加工企业。建设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以双鹤有机小麦为龙头,示范带动苹果、葡萄、花椒、杂粮、药茶等产业绿色发展,以品牌化带动标准化、推进产业化。

工业篇

工业发展呈现崭新局面

工业兴则经济兴,工业强则发展强。近年来,乡宁县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业经济实现平稳发展,工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经济质量得到提升。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1月-12月份全县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1.62亿,同比增长7.9%。在全市平均增速3.8%的情况下,实现较高的增速发展,工业发展呈现出崭新的局面,为全县的经济平稳运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乡宁县坚持煤与非煤并举、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力争走好转型发展的金光大道,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不断改造提升煤炭产业,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新理念,延伸煤炭绿色转化产业链条,增加煤炭附加值,加大矿井基础建设投入力度。推进智能化矿山试点建设,推进煤电材一体化项目建设和优质煤业提质增效,夯实发展后劲。2020年全县淘汰煤炭落后产能295万吨,释放产能570万吨,原煤产量达到1700万吨,先进产能占比超过80%。

纵深推进能源革命,加快智能矿山建设,推进后备资源扩充,争取设立西坡精细化工园区,有序扩大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煤层气、生物质等新能源产业规模,全力构建传统能源、新型能源“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把乡宁打造成全省领先的能源基地。坚持把高质量转型发展作为乡宁经济工作的主题主线,全面推动发展动力转换,加快“一煤独大”向多业支撑转变。

云丘山景区是乡宁县产业转型的第一梯队。云丘山中和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拥有世界罕见超大冰洞群和大河文明旅游论坛永久会址地,是“晋南寻根文化”的重要源头,是一处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康体养生、民俗体验于一体的综合型旅游目的地。2020年12月29日,云丘山景区正式荣升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迈上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2021年县委、县政府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为抓手,充分发挥云丘山景区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推进旅游交通网、游客集散地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动优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点上高端打造,线上精致连接,面上稳步覆盖,把乡宁打造成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山西琪尔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家以纯天然珍稀翅果为原料的高科技生物工程企业。公司引进的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先进生产技术,开发出的翅果油保健胶囊形成年产翅果油300吨的加工能力,已成为乡宁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示范园区。

戎子酒庄有限公司是实现转型发展而创建的集产业发展、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企业公司,建成了年产5000吨的中高档葡萄酒生产线和1万吨发酵储酒能力的生产车间,规模发展1万亩优质葡萄酒基地,生产的戎子系列干红、干白葡萄酒,深得国内外诸多资深品酒专家的推崇。

为传承紫砂产业,推进转型发展,改变“一煤独大”局面,县委、县政府顺应转型大势,坚定主攻方向,启动建设乡宁紫砂陶小镇。该项目总投资50亿元,占地2000亩,政府投入1.15亿元用于项目前期建设,致力打造“中国北方紫砂之都”,不断开创乡宁紫砂新纪元,开辟乡宁转型新路径,打造乡宁发展新名片。下一步,将继续做好传统产业、探索发展高端产业,科学编制紫砂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完善细化紫砂陶小镇布局规划,突出“小”字,求精不求大,在功能叠加、衍生业态、配套产业等方面探索发力,鼓励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尽快打出一片新天地。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乡宁工业经济不断开拓创新,向世人展现着新姿态、新面貌。弄潮喜浪高,追梦路正长。站在新起点上,乡宁工业将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阔步迈进,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城市建设篇鄂邑大地展新颜

“南北无二里,东西一条川;人饮泉中水,牛耕山上田。”这首诗句形象描述了乡宁古县城。

如今,这座“两山夹一川”的典型山城,发生了日新月异的改变和飞速发展,一个充满了新时代气息、具有时尚都市化品味的美丽县城呈现在世人眼前。

“鄂河”是乡宁的母亲河,自东向西,穿城而过,如县城的蓝色腰带。鄂河经过治理,河水清澈,波光粼粼,河道两边规划科学,设施便民,树绿花红,景色迷人。

鄂河也见证着县城的变革。1978年以前,鄂河上仅有鄂河桥、东门桥两座。如今从东向西有营里大桥、明珠桥、连心桥、鄂河桥等5座大桥横跨其上。

围绕着鄂河,东西南北交通,交织呼应,越来越发达便利。迎旭西街、迎旭东街、迎宾大道、临吉高速乡宁连接线、吉河高速乡宁连接线6条主干道,滨河路、南环路等6条次干道,基本形成了“三纵二十一横”为主的纵横交错棋盘式的城市交通网。

新城区也在不断地扩容提质,迎旭东大街主街道延伸至樊家坪。鄂河两岸100余栋高楼拔地而起,大幅度提升了行政办公环境和服务形象。乡宁新高中、职业中学、西街小学、县幼儿园等8所高端大气的校园,成为县城最美的风景。富有新时代气息的文化中心、体育馆是全县举办文化体育活动的重要场所。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等多种体育活动场所不断增建。明珠广场、戎子广场、迎旭广场、民俗广场、杨笃广场等近20个场地,既展示了城市文化气息,也为居民提供了广阔而美丽的户外活动天地。

随着“碧水、蓝天、净土”三大战役和创卫工程的全面推进,新建了近20座高标准公厕,建立起了垃圾与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厂,实施“绕城三山”绿化、鄂河两岸美化、主街两侧靓化,环境卫生整治力度不断加大,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城市“颜值”和“气质”全面提升,街道巷道干净整洁、市容市貌大气时尚,空气更为清新,环境更为宜人,全年二级以上天数289天,成功创建了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正在向国家卫生城镇迈进。

城市功能更为齐全、设施更为完善、承载力逐年增强。城内公交车按照线路统筹规划、从东到西串联起各个街道,并实施全民免费政策。规范文明的出租车、扫码即骑的小黄车,让出行更为便利。县城供水、供气、供暖管网不断改造升级。两年内仅集中供热面积就扩增6万多平方米。居民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2021年,乡宁县将全力打造宜居山城品质区。特别是抓住实施大县城战略的机遇,借鉴重庆等山城建设成功经验,坚持高标准定位,进一步优化县城空间布局,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水平,大力发展城市产业,立体化打造宜居靓丽山城,全面提升县城品质。

山乡宁静,古老的鄂邑大地正焕发出蓬勃生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乡宁城市建设的步伐将更加坚实,一座崭新的现代化城市将以更具魅力的姿态傲然矗立在人们面前。

教育篇奋力书写教育发展新篇章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的希望,是社会发展的基石。现如今,无论是在偏远农村还是繁华县城,孩子们幸福的笑脸、老百姓真切的获得感,都是教育改革发展成就最直观、最生动的体现。

乡宁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发展教育当作一件头等大事来抓,本着“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发展思路,一任接着一任干;广大教育工作者立足本职、勇于担当、善作善为,使全县教育事业呈现出创新发展、超前发展、跨越发展的良好态势。

创优办学条件夯实硬件基础

改扩建校舍。投资19867.8万元,完成义务教育“全面改薄”工程。标准化改造中小学校80余所,于2016年11月,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达到省定标准。投资1460万元,完成南阁、台头、下园子3所幼儿园新建工程,当年开园招生。投资5258万元,新建六轨制的实验小学投入使用,增加学位1620个,极大缓解了城区学校上学压力。2020年4月28日开工建设、投资6876.12万元的幸福湾小学正在加紧建设,今年秋季将投入使用。

优化设备。利用省级专项资金1929.24万元,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增配了食宿、安保、教学等设施,全县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全部达到省定办学标准。投资1916.2万元,为全县学校添置计算机、多媒体网络设备,为中学和乡镇所在地小学配备课堂录播设备,教育手段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坚持教师为本打造优良师资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乡宁县始终坚持将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全面落实强师政策,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仅2012年以来,招聘补充教师就达689名,支教、交流校长、教师600余名;以国培项目县建设为契机,组织骨干教师高端研修、跟岗学习、送教下乡,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县委、县政府连续12年召开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奖励资金累计达3800余万元。为确保农村教师留得住、扎下根,从2015年元月起实施乡镇工作补贴,惠及1600余名教师,年人均增加待遇4800元。同时,启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开展教师技能大赛,实施队伍素质提升工程,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狠抓教研课改提高教育质量

为进一步加快教研课改步伐,乡宁县坚持发挥县教研室大脑作用,积极倡导“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理念,正在探索建立和完善一套具有本土特色的教学模式,助推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据统计,乡宁县普通高考达二本B类线人数连年保持在700人以上,职业对口考试达线人数和达线率稳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尤其是学前教育保教保育水平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县级行政区域前列。

开展深度教研。以教学和课改中的具体问题和现象为研究课题,扎实开展校本教研;以联合体学校为主体,开展校际教研活动;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主题,开展网络教学研究。

深化课堂改革。探索建立“以问题设计为关键、自主学习为基础、探究合作为核心、展示交流为特征”的教学模式,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题培训学习,举办课改研讨会和推进会,选树典型,以点带面,在全县范围内掀起学校争做课改名校、教师争做课改名师的热潮,大力促进全县师生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

落实专项政策播洒阳光雨露

为了让所有孩子上起学、上好学,乡宁县根据党和国家制定的教育扶贫专项政策,强化举措,精准发力,认真抓好政策落地,让学生安心上学、快乐上学。

免费教育。2014年以来,在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的基础上,乡宁县又全面免除了高中阶段学生学杂费,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12年全免费教育”,在全市是第一家,全省第三家。

公平入学。义务教育阶段严格按照“就近、划片、免试、分配”原则,确保平等入学;落实临汾市高中招生统一政策,将优质高中统招名额按照65%的比例,分配到全县各初中学校,确保生源均衡。

重点关爱。完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资助体系,保障在乡宁县学校及幼儿园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程资助。2014年以来共发放各类教育资助资金49874人4015.2万元,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22308人13436万元。同时,实行特殊教育提升机制,完善了残疾学生“一人一案”档案资料,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7%。

营养改善。2018年12月,全县68所农村寄宿制学校“营养改善计划”启动实施,惠及学生8311名,实现了全县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

百年征程风正劲,扬帆远航恰逢时。教育发展的巨变,为乡宁实现高质量高速度发展提供了势不可挡的磅礴力量。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乡宁教育已经站上新的历史起点,向着“全省教育强县”的目标阔步前行。

科技篇

让科技之花绚丽绽放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来,从工业到农业等各领域,科技创新正在乡宁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几年,乡宁县建立了省级技术研发中心2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个,民营科技企业6个,有11个科技型企业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同时引进花椒流胶病防治,苹果树腐烂病防治,双季米槐黄土高原大樱桃等新技术、新品种100余项。

在乡宁,鄂邑大地科技创新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驱动力。

科技创新体系日臻完善

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最大化释放了社会创新活力,发挥了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作用。100年的变迁与不断探索,乡宁县在全市率先制定了《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出台了《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等文件,有力促进了全县创新发展步伐。在全市率先设立了“县长创新奖”,先后举办了两届“县长创新奖”颁奖大会,对68个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发放奖金159万元。有4个企业获得了“市长创新奖”,2个企业获得山西省科技进步奖。有5个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

科技创新步伐不断加快

科技创新体系的日臻完善,有力推动科技创新步伐。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年均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率超过5%。

目前全县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6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增长率全市第一。通过国家科技成果鉴定5项,其中有1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项达国际先进水平。科技成果提质上档,实施国家星火计划1项,省重大科技专项1项,实现了全县国家项目和省重大科技专项“零”的突破,省市项目数量也稳步增加。

在不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同时,持续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在全县建成省级众创空间2个、国家级星创天地2个。建成电商运营中心3个、乡村电商综合服务站点95个,吸引了近百个创业团队和大批社会创业青年创新创业。

科技人才培育持续深化

科技创新步伐的不断加快,势必深化科技人才的培育力度。坚持“短期抓培训、长期抓教育、始终不渝抓引进”的人才培养引进模式,重点在内挖、外引上下功夫。建设“互联网+”创业人才、煤炭技术人才和实用技术人才等人才孵化基地。深入实施“三区”科技人才专项培训计划,通过“洋专家”带“土专家”的方式,培训壮大本土人才队伍,年均开展技术培训30场次,培训技术骨干、农民5000人次。同时加强项目对接,吸引创新型人才落户乡宁,有8名科技人员入选“三晋英才”。

科技扶贫成效显著

引导农业、企业加强技术革新,在重点开发苹果、核桃、花椒等农副产品的基础上,又相继开发生产了玫瑰、葡萄、翅果、连翘、双季米槐等因地制宜的系列特色产品,以产品创新带动产业发展,以科技创新助推精准脱贫。制订了科技扶贫行动计划,坚持扶智与扶志相结合,构建“专家组+技术指导员+科技带头人+农户”的科技扶贫人才培养模式,并在全县推广,科技产业帮扶的村户率先摘掉贫困帽子。

先后三次获得“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称号,获得“全国知识产权培训先进集体”,在省市考核排名中稳居前列。

科技催生动能,创新引领发展。“十四五”开局之年,乡宁县将持续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让科技之花绚丽绽放、越开越艳。

优化营商环境篇

将“最多跑一次”改革进行到底

一直以来,乡宁县高度重视营商环境优化,以更有力的“放”、更优质的“服”、更有效的“管”,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不折不扣落实各类减税降费政策,提高审批速度,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厚植发展沃土。

谋在先干在前十年磨剑政务改革谱新篇

人勤春来早,奋斗正当时。2001年,乡宁县启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2005年,率先在全市建立标准化政务大厅。乡宁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党建为引领,以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为抓手,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做到了“四化一规范一提升”。

2019年初,机构改革组建成立乡宁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加挂乡宁县政务信息管理局牌子,下设政务服务中心、政府采购中心,形成了“一局两中心”格局,乡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乘东风高扬帆一往无前审批改革勇破浪

东风夜放花千树,长风万里启新航。2019年12月31日,“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工作全面开启。行政审批改革工作着力在审批流程上做减法,在提高服务质量上做加法,做到了事项人员划转到位、机构职能整合到位、审批机制规范到位、大厅“一站式”功能完善到位,“四轮驱动”改革疾速深化。

改革启动运行以来,全县行政许可“审管分离”格局基本形成,“一站式服务、一窗式受理、一章式审批”的“三个一”办事模式基本形成,“最多跑一次”改革见到成效。

再出发从头越乘势而上营商环境树品牌

昂首阔步从头越,砥砺奋进再出发。乡宁县以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营商环境为目标,以“勤政、廉洁、高效、便民”为宗旨,围绕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办事效率,打造行政审批服务升级版。2019年全市营商环境综合考核,乡宁县位居全市第二名。如今,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又迈出了新步伐,扎实开展“五减”专项行动、持续深化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加快推进“一张网”信息化建设、积极推动“互联网+监管”工作“四面旗帜”招展在营商环境新高地。

乡宁县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做强做精行政审批服务“金字招牌”,实现硬件设施升级完善、政务服务标准化升级完善、“12345”政务服务热线服务升级、政务服务“好差评”全面启动“四个升级”。以党建工作为龙头,全面推动组织机构、阵地建设、作风建设等各项工作不断迈上规范化法治化轨道。以安全工作为重心,全面统筹疫情防控和审批服务工作实现“双胜利”。

初心不改,使命在肩。乡宁县将全力推进一枚印章管审批、一张网络管服务、一个系统管监管、一个平台管交易、一条热线管便民“五个一”改革落地,加快构建高效便民的审批服务体系,奋力将“最多跑一次”改革进行到底,推动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再创新辉煌。

2021年06月10日刘一平

本版文图除署名外均由乡宁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小产权房乡宁 乘势而上开新局

本文地址:http://www.xcqxcq.com/maifanggushi/124970.html

联系电话
微信咨询
手机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