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小产权房455平米?放心回乡下盖小别墅吧

以下文章来源于深圳楼市,作者明楼

深圳楼市

观楼市,知深圳

在深圳买房安家,在临近的老家盖别墅度假。这是很多来了深圳的异地人一直想要实现的梦想。在深圳打拼,买房是大家都会尽全力争取的。回乡下盖别墅的想法有,可除了钱的原因外,产权不能继承是很多人忌惮的。昨天,有一则相关的新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说的是:中央部委明确,城镇户口可继承农村“宅基地”。这主要源于国家自然资源部官网上的一段对人大会议第3226号建议的答复里的一段话:

有专业的媒体分析指出,其实早在2011年,国家就已经明确,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可以依法由城镇户籍的子女继承并办理不动产登记,而且关于登记时该怎么在记事栏标注,都跟自然资源部的说法基本是一致的。只不过多年来,很多地方没有完全落实文件要求,各地在执行的时候存在模糊之处。这导致的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就是:虽然我国城市化的步伐在过去多年很快,但是不少进城工作生活的人,由于担心自己无法在城里买房立足,不敢把户口迁到城市,惧怕迁户口到城里,若父母百年,农村宅基地上的房子也不归自己,落得一个无家可归的下场。

且很多人老家的祖宅破落,但考虑到以后可能也不归自己,不少落户城市的居民没有动力去修缮(明楼兄就有朋友是这样想的)。

此次,国家自然资源部的表述非常明确,这意味着: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可以依法由城镇户籍的子女继承并办理不动产登记。这个政策不仅对全国城镇化的推动和经济内循环的促进意义非凡,我个人认为,还对国内非户籍人口占比较高城市的居民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全国第一大移民城市——深圳。深圳是四大一线城市中户籍人口比例最低的城市。根据官方数据,深圳截至2018年末的常住人口是1302万,其中常住户籍人口455万,常住非户籍人口848万。户籍人口占比仅有35%。如果按照深圳的实际管理人口(约2200万)计算,户籍人口占比更低。

这些外来人口中,有很高比例的农村户籍人士,除了广东本省,还有不少是湖南、湖北和江西的。而北上广这三个一线城市中,户籍人口占比明显高出深圳一大截,尤其是北京和上海,这几年来一直紧守落户门槛。

恐怕很多老北京和老上海早已没有老家宅基地的概念,没有“回得去的乡下”。

深圳则不同,除了那些常住非户籍人口本就是外地的,还有很多早些年落户的户籍人口也还年轻,他们通常都有“回得去的乡下”。深圳本来就鼓励人才落户,落户门槛相对较低,有了这条“保底”政策的支持,会令那些本身具备条件但主动选择不落户的“常住非户籍人口”有新的动力迁移户口。同时,相信也会有很多原本没有动力在老家修建房子的人选择这样做,尤其是原本就在农村有房但是老化严重不适合使用和居住的,可以放心大胆去翻新甚至重建了。明楼兄认为,有比较大的可能是,原籍是粤东粤北和粤西的深圳人积极性最强。

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是,风俗和文化都比较传统(尤其是粤东的潮汕和客家区域),相对更看重在老家有一套房子,乡土情结浓厚;二是,这些地方离深圳的地理距离大体在三四百公里左右。未来,从深圳去这些地方均可以通过高铁网络实现1-3个小时的通达时间。如果在老家修建了房子,他们可以实现常态化(周末)的享受和利用,花的钱有更大的使用价值和意义。在现实中,有很多人选择不翻新或修建老家房子,要么是因为回家途中时间太久导致回的少,要么是觉得将来父母走后房子无法继承被收走,不划算。

今后,随着房屋所有权和宅基地使用权可以继承的政策得到确认以及发达的高铁网络的落地,以上问题都不存在了。

我们应该为政府保证这类私有产权的政策点赞。

国庆假期,有位老家是梅州的深圳朋友对我说:现在周末和长假很多深圳人去惠州海边旅游,去多了我觉得都没劲,我就喜欢不时带孩子回乡下走走,多见识一下农村,爬爬山,吃吃农家菜,这也是度假。你现在不多带娃回去,以后他们也不会想回去,根的意识就没了。对此我非常赞同。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有安土重迁的传统,离开家乡到异地定居发展是时势造就的,逼不得已,离开后也很难割舍对故乡的思念。不管乡下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如何,大多人也都希望下一代不要忘了自己的根在哪里。尤其在深圳,工作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在乡下这个“根据地”留有一处永久的“家”,是短暂逃离减压度假的理想去处。

深圳小产权房455平米?放心回乡下盖小别墅吧

本文地址:http://www.xcqxcq.com/sznews/132958.html

联系电话
微信咨询
手机版
返回顶部